LOADING...

加载过慢请开启缓存(浏览器默认开启)

loading

P-luminary

JavaScript

2022/8/12

js概述(课程目标)

  • JS的重要作用,HTML+CSS+JS之间的关系
  • JS是为了实现动态页面
  • JS脚本语言程序控制语法
  • JS脚本语言函数、自定义函数
  • JS脚本语言事件响应及处理、表单处理
  • JS脚本语言DOM模型及操作

自定义函数

自定义函数是完成某一功能的代码段,可重复执行,方便管理和维护

创建方法1:这种是函数声明,可以先使用后定义

function fun1(){
    代码片段
    return ***;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
function add(n1,n2){
    var n3;
    n3 = n1 + n2;
    return n3;
}
var num = add(13,4);
console.log(num); //F12 Console
// alert(num); 弹窗

创建方法2:这种叫做函数表达式 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var fun1 = function(x){
    return x+1;
};
var num1=function(n1,n2){
    var n3 = n1 + n2;
    return n3;
}
var n = num1(13,14);
alert(n);

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number、string、boolean、undefined、null

undefined:未定义,一般指的是已经声明,但是没有赋值的变量

null:空对象类型,var a = null,和 var a =”” 有区别

特殊数据类型

object对象类型,在js常见的有window,document,array等

NaN:是Number的一种特殊类型,isNaN(),如果数字返回false,不是数字返回true

类型转换

parseInt()、parseFloat()、**Number()**、Boolean()

Number优先使用

作用:强制类型转换、隐式类型转换

var str = "123";
console.log(str+1); //1231
console.log(parseInt(str)+1); //124

var str1 = "aa";
if(!isNaN(str1)){
// isNaN(),如果是数字返回false,不是数字返回true
    console.log(parseInt(str1));
}else{
    console.log("is error");
    str = 0;
}
console.log(str); //is error / 0
var str="123a"; //后置字母可以忽略
console.log(parseInt(str)); //123
console.log(parseFloat(str)); //123
console.log(Number(str)); //NaN

var str="a123"; //前导字母不可忽略
console.log(parseInt(str)); //NaN
console.log(parseFloat(str)); //NaN
console.log(Number(str)); //NaN

var str="0123"; //0也是数字
console.log(parseInt(str)); //123
console.log(parseFloat(str)) ; //123
console.log(Number(str)); //123

var str="0123.654";
console.log(parseInt(str)); //123
console.log(parseFloat(str)); //123.654
console.log(Number(str)); //123.654

var str=null;
console.log(parseInt(str)); //NaN
console.log(parseFloat(str)); //NaN
console.log(Number(str)); //0

变量作用域

作用域: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在函数内部创建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其他函数不能使用。

全局变量:在函数外部创建的变量,称之为全局变量,在函数之间可以共享使用

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结果是true或者false

运算符范围:>、>=、!=、<、<=

示例:x<10为true //x=2

内置函数

  • 字符函数
    • substring、substr、charAt
    • split
    • length、indexOf
    • concat
    • replace
  • 日期函数
    • Date
    • getDate、getDay、getMonth
    • getFullYear、getYear、getHours、getMinutes、getSeconds
  • 数学函数
    • Math.round
    • max、min、abs
  • 转化函数
    • parseInt、parseFloat、Number、Boolean
console.log(str.substr(0,3));//从0开始截取3个长度的字符串
console.log(str.substring(0,3));//从起始到结束的位置 
console.log(str.charAt(16));//获取第十六位置上的数字
console.log(str.length)//长度
console.log(str.indexOf(1));//查找1的位置 (1,4)从4的位置开始找第一次出现1的
console.log(str.length)
console.log(str.concat("55","77"));//字符串连接
console.log(str.replace("aa","pcy"));//字符的替换
---------------------------------------------------------------------
var d1 = new Date();
var d2 = new Date("2020-1-1");
console.log(d1.getDate());
var n = d2.getTime() - d1.getTime();
console.log(parseInt(n/(24*3600*1000)));//转换为天数
======================================================
//2020-1-1 15:58 日期格式化
function fun_FmtDate(){
    var d1 = new Date();
    var yyy,mm,dd,hh,mi,ss;
    yyy = d1.getFullYear();
    mm = d1.getMonth()+1; //month从01开始 需要加1
    dd = d1.getDay();
    hh = d1.getHours();
    mi = d1.getMinutes();
    ss = d1.getSeconds(); 
    time = yyy+"-"+mm+"-"+dd+" "+hh+":"+mmi+":"+"ss";
    return time; //谁调用fun_FmtDate 谁就会得到time
}
console.log(fun_FmtDate()); 
======================================================
var n = 16.654;
console.log(Math.round(n)); //17
console.log(n.toFixed(2)); //16.65
console.log(Math.min(2,6,81,1)); //1
console.log(Math.abs(-2)); //2

数组

var array = new Array();
var array = new Array(5);
var array = new Array(1,2,3,"a","y",4);
var array = [1,2,3,"a","y",4];
---------------------------------------
数组遍历
//console.log(array[0]);
var array = [1,2,3,"a","y",4];
for(var str in array){
    console.log(array[str]);
}
=======================================
var i = 0;
var n = array.length;
for(i;i<n;i++){
    console.log(array[i]);
}

表单< form >

表单的主要作用是在客户端接收用户的信息,然后将数据递交给后台的程序来操控这些数据

JS做什么设置或获取各种表单元素的值

示例:利用js给列表框等表单元素初始化

在js中所有事件都是以on开头 eg: onclick

< span > < label >不涉及到换行

onload + onclick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 onload是加载/刷新页面时候执行 -->
<body onload="show1()">
    <form>
        <label>用户名:</label>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value="123"/>
        <input type="button" id = "btn" onclick="show1()" value="btn" />
    </form>
</body>
</html>
----------------------------------------------------------------------
function show1(){
    // alert("123456");
    //按照元素的id来获取该元素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999";
}
单选按钮正反馈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 onload是刷新页面时候执行 -->
<body>
    <form>
        <label>用户名:</label>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value="123"/><br>
        <!-- 设置name="xb"可以单选 不设置则会多选  value是给后台看的数据-->
        <input type="radio" name="xb" value="1" checked="checked">男
        <input type="radio" name="xb" value="0">女<br>
        <input type="button" id = "btn" onclick="show1()" value="btn" />
    </form>
</body>
</html>
------------------------------------------------------------------
function show1(){
    // alert("123456");
    //按照元素的id来获取该元素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999";
    var xb =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xb");
    var xbText;
    if(xb[0].checked){//checked 判断0是否被选中
        xbText = xb[0].value;
    }else{
        xbText = xb[1].value;
    }
    alert(xbText);
}
日期随着年份变化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 onload是刷新页面时候执行 -->
<body onload="ymd()">
    <form>
        <select name="yyyy" id="yyyy"></select>年
        <select name="mm" id="mm"></select>月
        <select name="dd" id="dd"></select>日
    </form>
</body>
</html>
-------------------------------------------------------------
function ymd(){
// 将yyyy被获取到 获取控件
    var yyy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yyy");
    var m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m");
    var d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d");
    var date = new Date();
    var year = parseInt(date.getFullYear());
    initSelect(yyyy,1999,year);
    initSelect(mm,1,12);
    initSelect(dd,1,31);
}
// 给列表框赋值,传递三个参数:表单元素,开始,结束值
function initSelect(obj,start,end){
    for(var i=start;i<=end;i++){
        obj.options.add(new Option(i,i));
    }
}
日期[年月日]的三级联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 onload是刷新页面时候执行 onchange是改变效果-->
<body onload="ymd(),initLogo()">
    <form>
        <select name="yyyy" id="yyyy" onchange="selectYmd()"></select>年
        <select name="mm" id="mm" onchange="selectYmd()"></select>月
        <select name="dd" id="dd"></select>日
        <input type="button" value="删除列表框条目" onclick="deleteSelect()" /><br>
        <img id="logoImg" src="../image/1.gif">
        <select id="logo" onchange="selectLogo()"></select>
    </form>
</body>
</html>
----------------------------------------------------------------------
function ymd(){
// 将yyyy被获取到 获取控件
    var yyy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yyy");
    var m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m");
    var d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d");
    var date = new Date();
    var year = parseInt(date.getFullYear());
    initSelect(yyyy,1999,year);
    initSelect(mm,1,12);
    initSelect(dd,1,31);
    //获取列表框的长度
    var n = yyyy.length;
    yyyy.selectedIndex = Math.round(n/2);
    //删除列表框里的信息→月、日可以做到联动效果
    // 将某个列表框的条目数设置为零,效果是删除
    // dd.options.length = 0;
}
// 给列表框赋值,传递三个参数:表单元素,开始,结束值
function initSelect(obj,start,end){
    for(var i=start;i<=end;i++){
        obj.options.add(new Option(i,i));
    }
}

function selectYmd(){
    var yyy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yyy");
    var m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m");
    var d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d");
    var m = parseInt(mm.value);
    var dayEnd;
    if(m==4 || m==6 || m==9 || m==11){
        dayEnd = 30;
    }else if(m == 2){
        dayEnd = 28;
        y = parseInt(yyyy.value);
        if((y % 4 == 0 && y % 100 != 0) || y % 400 == 0){
            dayEnd = 29;
        }
    }else{
        dayEnd = 31;
    }
    dd.options.length = 0;
    initSelect(dd,1,dayEnd);
}
// 删除列表框的某一个条目,即:按索引号删除
function deleteSelect(){
    var d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d");
    // dd.options.remove(1);
    for(i=dd.length;i>=0;i--){
        dd.options.remove(0);
    }
}
function initLogo(){
    var log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o");
    for(i=1;i<=15;i++){
        logo.options.add(new Option(i,i));
    }
}
function selectLogo(){
    var log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o");
    var n = logo.value;//value是属性 不是函数
    // alert(n);测试的值
    var logoIm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oImg");
    logoImg.src = "../image/"+ n +".gif"; //字段的链接匹配
    
}
复选框全选+反选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js"></script>
</head>
<body>
    <form>
    <input type="checkbox" name="interest" value="youyong"/><label>游泳</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name="interest" value="pashan" /><label>爬山</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name="interest" value="kanshu" /><label>看书</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name="interest" value="tingge" /><label>听歌</label><br>
    <input type="button" id="btn1" value="全选" onclick="checkInterest()"/>
    <input type="button" value="反选" onclick="checkInterest1()"/>
    </form>
</body>
</html>
--------------------------------------------------------------------
var flag = true;
function checkInterest(){
    var interest =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interest");
    for(i=0;i<interest.length;i++){
        interest[i].checked=flag;
    }
    if(flag){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1").value="全不选";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1").value="全选";
    }
    flag=!flag;//开关变量
}
function checkInterest1(){
    var interest =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interest");
    for(i=0;i<interest.length;i++){
        interest[i].checked=!interest[i].checked;
        // 复选框获取console值
        console.log(interest[i].value);
    }
}

事件

事件是指被程序发现的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且它可能会被程序处理

特点:js的事件、都是以on开头,有onclick[当鼠标点击时]、onchange[当列表框发生改变]、onload…

分类:键盘事件、鼠标事件、表单事件…

  • 鼠标事件

    • onclick、ondblclick

    • onmouseover、onmouseout、onmousedown

  • 键盘事件

    • onkeydown[按下去还没松开之前]、onkeyup、keypress
  • 表单事件

    • onfoucs、onsubmit、onblur、onchange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什么是DOM:将文档(页面)表现为结构化的表现方法,使每一个页面元素都是可操控,DOM将网页和脚本以及其他的编程语言联系了起来。

特点:利用js控制页面中的所有元素,使页面更加”聪明”

分类:元素节点、属性节点、文本节点

方法 描述
getElementById 返回带有指定ID的元素
getElementByName 获取相同名称(name)的元素的节点列表
getElementByClassName 返回包含带又指定类名的所有元素的节点列表
getElementByTagName 返回包括含有指定标签名称的所有元素的节点列表

DOM作用

  • 通过id、name获取元素
  • 通过标签名获取所有的标签
  • 改变HTML属性,例如:改变img的src属性
阅读全文

(五)邓小平理论

2022/8/11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1893~1976] (1977~1987年邓小平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各国人民更加珍惜发展的机遇,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求和平谋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邓小平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化的战略问题:==和平问题 → 东西问题[苏联 @ 美国];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 → 南北问题(核心问题)”==南北问题[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东西问题[和平意识形态]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时期,我们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这主要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急于过度;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事物的深层次原因

  • 偏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际国内的形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及其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错误的估量判断
  •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也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某些制度和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现实依据: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于实胜,在实战中丰富和发展。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从面更好地指导变践。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法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文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设或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于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关键在手不总结经会“我改革开故和社会主文现代化建设的察断实胜。是人民群众生机急勘的伟大部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罕始终站在射代老流的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引导群众的这种前造。他领导全党从总地群众成功实践的经拾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完经着上升为理论,诠释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小岗村包干到户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了手印。小岗村创造的包干包户,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方法简便易行,成效显著,收到农民欢迎。这种大胆尝试,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工人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十三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胡锦涛: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时间 会议/事件 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农业/工业/科技/国防] 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 ==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 党的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概括==,他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 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十三大→十四大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全党学习)==,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简述了邓小平对邓小平理论的独创性贡献
1999年3月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人民所有人学习)

十二大 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十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概括
十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科学概括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邓小平理论)

第33天 · 2022-08.12 错题笔记

  • 1977年,邓小平、陈云等老—辈革命家先后发表文章或讲话,呼吁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浮夸风 小岗村]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说:“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挫折和错误,改革开放依赖在前进中遇到了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结底就是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毫无疑问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改革开放以来,他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的立国本,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在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论:]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蛋糕分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 根本任务

  •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 不可以改变原则;可以改变办法、方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
  • 根本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根本要求: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重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应对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

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昌里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 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

过去注重生产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突出注重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平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第34天 · 2022-08.13 错题笔记

  •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收入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讲话共分为四个部分
    •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 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 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问题上,都有过不同意见和各种疑虑。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事实来说话,使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了观念,统一了认识。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理论 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些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策略,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是我国的特定: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阶阶段**是特指(我们国家自己)**不是泛指==

初级阶段时间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1956 - 2050 **(预计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它的基本国情应该怎样认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余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又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我们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而不是所有/别的国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
  •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社会阶段==[发展程度]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于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党的十三大(1987)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党的十五大(1997)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不能超过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注:(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
  • 当前,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辨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所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

参考答案:正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不是泛指。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个伟大的胜利,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又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语句== ==内容概括== ==地位==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领导力量是党,依靠人民群众 实现先打好目标的领导力量[[党]]和依靠力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最主要的内容,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精神 优良传统,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立足点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经济、政治、文化的奋斗目标和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 ==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 ==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随着时间推移,党的十七大把**“和谐”{社会层面的要求}**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2017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当下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

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发展要抓住机遇,邓小平提出:“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吖,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必须正确估量国际环境对于实现我们战略目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发展经济。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论断,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局势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为加快我国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对西方的赶超,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内容==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要抓住机遇,离不开科学**
  • 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论断,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经过邓小平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863计划”是科学家的战路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在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及其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科学技术的一面旗帜。863计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计划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 (总合)经济基础 => (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三步走”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的战略。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① 从1981[历史决议]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 从1990年到2020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 2020到21世纪中叶 (2050),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思想

  • ==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台阶式”发展思想==
  •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十八大2012年 习近平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35天 · 2022-08.14 错题笔记

  •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D)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 C.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ABCD)

​ A. 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B. 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C. 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D. 实现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中心任务——经济建设(兴国之要, 长治久安根本保证)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根本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 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理论

  • ==第一次革命:建立新中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
  • 第二次革命: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 是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新时期[ 邓三科 ]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相对而言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不是一个阶段推翻另一个阶段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结: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的性质:邓小平明 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相对而言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第一次革命:建立新中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第二次革命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必由之路“他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改革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

判断改革成效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 对外开放:①对外开放,包括、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②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的关系:==

  •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 ==实行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但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现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何迎定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理论发展历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重要束缚。==

==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2年南方谈话 → 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属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有活力,有效率,缺乏计划,可控性差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发展生产力目的:为了人民==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打破了传统观念]==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体制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 ——邓小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邓小平提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第3638天 · 2022-08.1417 请假回家

第3940天 · 2022-08.1718 错题笔记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而不是民主、矛盾]
  • 要永远**改革开放、全面从严治党**(永远的进行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属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手段对经济的调节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 市场经济没有制度属性
  • 社会主义经济1956-197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 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制度属性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
  •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 所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正确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 权宜之计: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 我国 “最大的实际” or “最大的国情”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我国在国际上是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
  •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1978[没有多种经济,仅仅三大改造单一的公有制]-2050[多种经济成分]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6.简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内涵;【答案】
①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③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个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性质

7.简答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蛋糕分好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简述邓小平时期“三步走”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①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 到21世纪中叶(20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思想

  • 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台阶式”发展思想
  •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政治上不能改],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叶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改革是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主要作用
改革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1. (辨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所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正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不是泛指。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又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一国两制 [从邓小平理论开始 → 十三章]==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面对当时港澳台地区尚未统一的问题,邓小平提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国是前提,两制是派生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成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 ==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中国有32个省级单位。在今天的中国行政区划上,是32个省级单位,台湾是省。 在行政区划上分为 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大陆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国家必须统一,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国两府””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我们的愿望,要尽一切力量去争取的,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和平解决。只要台湾当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消除阻挠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通过接触和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终归是可以实现统一大业的。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进行谈判,并分别签订了联合声明,推动了港澳回归的历史进程。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香港,曾经割让给英国,
澳门,曾经割让给葡萄牙,
分别于1997、1999年回归,
现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台湾,曾经割让给日本,
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
1949年,国军败退台湾,
海峡两岸,两个政府管理,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台湾有没有回归?
这要看“回归”一词的定义。
如果是“从外国殖民者手里回归”
台湾1945年就已经回归了。
如果是“回归到中央政府管辖”
直到今天,还没有回归。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靠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发扬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邓小平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邓小平强调,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三大优良作风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章最根本党规党法==,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按党章办事。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邓小平理论是克思宁主义、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事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讲话郑重表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篇之作==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向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②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知道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40天 · 2022-08.18 错题笔记(Md 8道错6道)

  • 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下的问题
  • 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实现国家统一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的方式,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关于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正确的是(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针对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针对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分裂势力)
  •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的内政问题) 注:不是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留下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邓小平理论(ABC)
    A. 没有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 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 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D. 被公认是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一向反对本本主义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要建设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况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和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探索的是社会主义本质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 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

@@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①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②是共同富裕

@@ 开发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要珍惜并坚决维护独立自主权利、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

@@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的内政问题

阅读全文

CSS基础

2022/8/6

CSS简介

大名Cascading(层叠) Style(样式) Sheets(列表)

作用:结构与样式分离的方式,便于后期维护与改版;可以用多套样式,使网页有任意样式切换的效果;使页面载入得更快、降低服务器的成本

CSS语法 CSS语法。注解、与行标签对比、选择器分类、样式表引用方式、为什么样式表成为“层叠”
基础样式 字体样式、文本样式、背景样式、链接样式
列表样式 有序列表、无序列表、列表项设置为图片
伪类 各种伪类的作用、用法、使用场合
<head>
<style type = "text/css">
    p{
        background-color: red;
        font-size: 40px;
    }
</style>
</head>

<body>
    <p>潘春尧大帅逼<p>
</body>

选择器

作用:用来选择(找到)需要添加样式的位置

常用选择器:标签选择器、(归)类选择器(class选择器)

<head>
<style type = "text/css"> 或者 直接<style></style>
     p{
        background-color: red;
        font-size: 40px;
    }
    .p1{
    font-family: 隶书;
    }
</head>

<body>
    <p>我是标签选择器</p>
    <p class="p1">我是类选择器</p>
</body>

背景样式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background-color 颜色值 颜色作为背景颜色
background-image 图片位置 图片作为背景图片
background-repeat repeat、repeat-x、repeat-y、no-repeat 背景图片的重复方向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fixed(跟着走) 背景是否随滚动条滚动
background-position 见详细表格 背景图像的起始位置
background 综合:背景样式的值是重合属性值组合

外部样式

外部样式表就是新建一个文档,里面全写css,然后再通过link插入到html代码中

作用:使网页的表示层与结构层彻底分离

实例:将背景设置,修改为外部样式表

  • link:用于定义文档与外部资源的关系

  • rel:(relationship) 样式的类型

  • type:所加载的文件类型

  • href:联系的文件

<link rel = "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index.css">

小贴士:除了link进行外部样式表的链接,还有其他的方法

文本样式

对齐方式、文本修饰、文本转换、文本缩进…

作用:美化、修饰页面的文字部分相关内容

示例:.lineHeight{ line-height: 60px }

垂直居中:行高和高度一样
height: 45px;
line-height: 45px

小贴士: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样式实现的效果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color 表示颜色的内容 设置文本颜色
direction |tr、rt| 文本的方向 / 书写方向
letter-spacing npx (n可以是负数) 字符间距
line-height npx 行高
text-align left、right、center、justify(两端对齐) 文本对齐方式
逆序数字(2em 两个字符距离)
<p class="p1">1 2 3 4 5 6</p>
-------------------------
.p1{
    direction: rtl;
    }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text-decoration none、underline、overline、line-through 文本的修饰:下划线等
text-shadow h-shadow、v-shadow、blur、color 文本设置阴影
text-transform none、capitalize、uppercase、lowercase 改变字母大小写
text-indent npx、nem 首行缩进

字体样式

font—系列:font-style、font-family

作用:定义文本的字体系列、大小、加粗、风格(斜体) 和 变形(小型大写字母)

.lineHeight{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2px;
    font-style: italic;
}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font-family 隶书、仿宋、楷体等字体 设置字体
font-style normal、italic、oblique 规定斜体文本
font-weight normal、bold、100-900 文本的粗细
font-size npx 字体大小

列表样式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list-style-type none、disc、circle、square、decimal… 设置列表项目的外观
list-style-position inside、outside 列表符号的位置
list-style-image url、none 把图像设置为列表项目的标记
list-style 同前面三个 简写属性,涵盖以上三个列表样式属性

伪类(状态伪类 + 结构性伪类)[选择整体]

通常情况,超级链接上设置的样式,称为伪类

作用:设置超级链接的4种状态

a:link{
    font-weight: bold;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ed;
}

小贴士:1、伪类是用在超链接上的效果比较多,但超链接不是伪类。 2、伪类是选择器

伪类选择器的几种状态(冒号以后的是伪类)

a代表选中了所有的超级链接 : link代表了未被访问的情况下

属性 作用
a : link 未访问的链接
a : visited 已访问的链接
a : hover 鼠标移动到链接上(浮动、悬停)
a : active 向被激活的元素添加样式
:focus 选择拥有键盘输入焦点的元素
<a href="#">伪类</a>
----------------------------------
a:link{ //未访问的链接
    color:red; 超级链接字段区默认红色
}
a:visited{
    color: orange;
}
a:hover{
    color: yellow;
    font-size: 30px;
}
a:active{
    color: blue;
}
-----------------------------------
注意:实验顺序不能乱!!!

结构性伪类

属性 作用
:first-child 选择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
:last-child 选择某个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nth-child() 选择某个元素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子元素
:nth-last-child() 选择某个元素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子元素,从这个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开始算
:first-of-type 选择一个上级元素下的第一个同类子元素
td:nth-child(2){
    background-color: red;
//将表格内的第二列变成红色
}

伪元素选择器[选择部分]

属性 作用
::selection 选择指定元素中被用户选中的内容
::before 可以在内容之前插入新内容
::after 可以在内容之后插入新内容
::first-line 选择指定选择器的首行
::first-letter 选择文本的第一个字符
<p class="p1">1 2 3 4 5 6</p>
<p class="p1">woainibuweirenhaideyongqi</p>
----------------------------
p::before{
    content: "$shuangyu$";
}
p::after{
    content: "%PPP%";
    color: greenyellow;
}
*::selection{ //所有!拖动的鼠标划痕
    background-color: red;
}

伪类/伪元素选择器小结

  • 不论做什么样式设计,除了语法,也要了解效果
  • 伪类和伪元素的概念要分清

CSS其他选择器

选择器 作用
id,* 选择指定元素中被用户选中的内容
逗号选择器 联合选择器
空格选择器 子孙(后代)选择器
>选择器 子选择器(不是子孙后代)
+选择器 相邻兄弟选择器
[] 属性选择器

class允许重复,id不允许重复

id,*

[id选择器一定要以#开头]

<p class = "p1" id = "name1"> PCY </p>   【红色】
<p class = "p1" id = "name2"> PCY </p>     【蓝色】
---------------------------------------
#name1{
    color: red;
}
#name2{
    color: blue;
}
*{ //对所有的标签进行变化
    font-size: 60px;
}

逗号选择器

[逗号两边只要是选择器就可]

<p class = "p1" id = "name1"> PCY </p>   【红字黄底】
<p class = "p1" id = "name2"> PCY </p>     【红字黄底】
--------------------------------------
#name1,#name2{
    color: red;
    background-color: yellow;
}

空格选择器

<div id="div1">
<p>潘春尧大帅比</p>    
</div>
--------------------------------------
#div1 p{ //在div1里的p
    color: red;
}
#div1 > p{ //直接属于div1的p
    color: red;
}

+ 选择器

<div id="div1">
<p>潘春尧大帅比</p>    
</div>
<p>我作用于"+选择器"</p>
--------------------------------------
#div1+p{ //在div在同一级的p标签
    color: red;
}

属性选择器

<p class="p1" id="name1">潘春尧</p>
--------------------------------------
p[class="p1"]{
    color: red;
}

选择器特权

选择器
1 !important
2 行内样式
3 ID选择器
4 类选择器
5 标签
6 通配符
7 浏览器默认属性

.div{!important} > #div{} > .div{类选择器} > div{标签选择器} (结果显示黄色)

链接css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a.css" />
div{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red;
}
.div1{
    background-color: yellow;
}
.div1{
    background-color: orange!important;
}
#div2{
    background-color: blue;
}
<div class="d1" id="d2">
        <div class="div1" id="div2"></div>
</div>
-------------------------------------------
.d1 .div1{
    background-color: yellow;
}

CSS浮动

课程目的:学习边框、轮廓灯快级元素设置,盒子模型,标准流、文档流、脱标流等技术术语、浮动的设置、浮动的特点、利用浮动技术进行特效制作

DIV设置大小、位置、背景

div{
    background-color: yellow;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position: absolute; [↓ 定义参照物 ↓] (绝对定位:页面左上角0.0)
    top: 200px;
    left: 200px;
}

Div溢出处理效果

  • 超齿div宽度高度的文字或图片进行隐藏处理
    • overflow: hidden
  • 超出div宽度高度的文字或图片增加滚动条
    • overflow: scroll
属性 作用
visible 默认值。内容不会被修剪,会呈现在元素框之外
hidden 超出的部分被隐藏
scroll 不论是否需要,都显示滚动条
auto 按需显示滚动条以便查看其余的内容

CSS轮廓:outline

作用:绘制于元素周围的一条线,位于边框边缘的外围,可起到突出元素的作用

示例:outline:dashed; /虚线轮廓/

小贴士:dotted(点状轮廓) solid(实线) double(双线)等

CSS边框:

border-left、border-right、border-top、border-bottom

border-radius: 20px / 30px 处理对象的角度(水平 / 垂直)

作用:设置div边框的边线宽度、颜色、虚线、实线等样式css属性

示例:border-bottom:solid; /设置下边框为实线/

小贴士:none(无边框) double(双线边框)

只有下边框的文本框
示例:    姓名:___________
========== 综合 ==========
<div id="div2">
<label>姓名:</label><input type="text" />
</div>
-------------------------
#div2{
    top: 150px;
    left: 350px;
    position: absolute;
/*     border-bottom: solid; */
}

input{
    border: none;
    outline: none;
    border-bottom: solid;
}

盒子模型:

width、height、border、margin、padding

作用:在进行页面布局时,盒子模型非常重要

示例:

  •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边距) [上右下左(顺时针)]
  • padding:10px 10px 10px 10px;(文字和边框的距离)

box-sizing padding的距离是由哪里产生的?

  • content-box:在宽度和高度之外绘制元素的内边距和边框
  • border-box:已设定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减去边框和内边距才能得到内容的宽度和高度

居中:1、文字居中 2、对象居中

  • 文字居中:让自己容器中元素居中,常作用于文本或图片等内联元素
  • 对象居中:让容器中自己居中,长作用于块元素,且需要配合宽度使用
    box-sizing: border-box;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00px;
    margin: 0px auto;(auto上方必须要有width 不然无法相对自动居中 )

浮动

  • 行级元素:行内元素和其他行内元素都会在一条水平线上排列,都是在同一行的

a标签、label、img、span

  • 块级元素:div、h标签、li、table等

定位机制:

(标准)文档流、脱标流(float、position:absolute)

文档流特点:空白折叠现象、高矮不齐,底边对齐、自动换行、一行写满,换行写

属性 作用
left 元素向左浮动
right 元素向右浮动
none 默认值、元素不浮动

脱标流[float、position:absolute]设置后就脱离了文档流,位置已经起飞,后面的内容会顶上去显示(如果位置未改变,会有覆盖的效果)

<body>
    <div id="div1">1</div>
    <div id="div2">2</div>
    <div id="div3">3</div>
</body>
------------------------------
div{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font-size: 50px;
}

#div1{
    background-color: blue;
    float: right;
}
#div2{
    background-color: red;
    width: 300px;
    float: left;
}
#div3{
    background-color: greenyellow;
    width: 200px;
    float: left;
}

float初衷?包裹?崩溃

如果两个div嵌套,子div没有设定宽度的时候,此时的宽度为父div的宽度[跨级元素特性]

#div{
    background-color: yellow;
    height: 450px;
}
#div2{
    background-color: red;
    height: 230px
}
此时为黄色的盒子高度为450px

崩溃破坏:float

<body>
    <div id="div1">1
        <div id="div2"></div>
        <div id="div3"></div>
    </div>
</body>
------------------------------
#div1{
    border: 1px solid black;
    background-color: red;
}
#div2{
    background-color: yellow;
    height: 230px;
    width: 450px;
}
#div3{
    background-color: blue;
    height: 160px;
    width: 550px;
    float: left;
    [脱离了父一级的文档流 已经脱离了div1的管辖]
    [因此红色盒子不再继续包裹着蓝色盒子]
}

包裹性

当产生了浮动,div内的宽度自动适应于里面的内容

<body>
    <div id="div1">
      <img src="..."/>
    </div>
</body>
-----------------------
#div1{
    background-color: red;
    float:left;
}
img{
    vertical-align: bottom;
}

浮动清除

为了父元素不会出现“高度崩塌”;如果强制规定外层容器的尺寸,就显得不灵活,高度不能自动适应;从某个元素开始,不再需要浮动的效果。

clear: both/left/right; //清除该元素之前的浮动  
#div2{
    background-color: yellow;
    float: left;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div3{
    background-color: blue;
    float: right;
    width: 220px;
    height: 220px;
}
#div4{
    background-color: black;
    width: 240px;
    height: 240px;
    clear: right;
}
div4的黑色盒子清除了蓝色盒子右侧的浮动
所以使蓝色盒子进入文档流,之后盒子就与蓝色盒子底线对齐
=============================================
也可以专门加一个div清除的id 
<div id="div1">
        <div id="div2"></div>
        <div id="div3"></div>
        <div id="clearDiv"></div>
        <div id="div4"></div>
    </div>
---------------------------------------------
#clearDiv{
    clear: both;
}
=============================================
★★  清除浮动的主流  ★★
#clearDiv::after{ //在clearDiv结束的后面加上内容
    content: ""; //要有对象 可以为空(不显示内容)
    visibility: hidden; //以防显示(用来隐藏)
    height: 0px;
    //display none的用法:
    //设置了display: none属性值,则就变成了如下图所示的效果:需要隐藏的区域就被隐藏了
    display: block; //将36、37行转换为块级元素
    clear: both;
}
#clearDiv{ //使页面重新加载、重新计算渲染
    zoom:1; //解决IE浏览器下的各种bug
}

相对定位

定位(position)

相对 和 绝对取决于是否破坏文档流

  • relative 相对(相对自己以前的位置进行的偏移)

    (配合其他的子元素当成父元素来操作)(破坏文档流)(以自己所在的位置进行参照)

相对定位的偏移参考元素是元素本身,不会使元素脱离文档流。元素的初始位置占据的空间会被保留

主要代码—> position:relative

示例:

<div class="main">
    <div class="div1"></div>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
</div>
--------------------------------------------
.main{
    width: 600px;
    height: 600px;
    background-color: aqua;
}
.div1{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olor: red;
    position: relative;
    top: 20px;
    left: 30px;
}
  • absolute 绝对(不破坏文档流)

绝对定位相对于已定位的最近的祖先元素,如果没有已定位的最近的祖先元素,那么它的位置就相当于最初的包含块(比如:body)

主要代码—> position:absolute

示例:

总结:

相对定位通常为父一级定位

绝对定位通常为子一级定位

☆ 草原三剑客 ☆
position:absolute / relative
top/bottom: 20px;
left/right: 20px;

☆ 组合版本 ☆
position: relative;
float: right;

z-index:决定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数值越大 越在前面)(一般用十位数、整倍数)

  • static 无定位

  • fixed 固定

固定定位: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位置随着移动保持不变)

主要代码—> position:fiexd

.div1{
    width: 5%; //相对于body宽度的5%
    height: 100px;
    position: fixed;
}
阅读全文

HTML基础

2022/8/5

字体标签

字体标签: <font> ... </font>
作用: 规定文本的字体、字体尺寸、字体颜色
示例: <font size = "3" color = "red"> 我是红色 </font>
<p><font size = 14 face = "楷体" color = "blue"> 我也是蓝色 </font></p>

段落标签

段落标签: <p> ... </p>
作用: 定义一个段落
示例: <p> 我是段落 </p>
<p> 和 <br> br只是换行不换段
<P> 换段   <br> 换行

注释

注释标签: <!--.......-->
作用: 注释
示例:<!-- 我是一个注释 -->

标题标签

标题标签: <h?> ... </h?>
作用: 定义标题头的六个不同文字大小,依次显示重要性的递减,也就是权重依次降低
示例: <h1>我是<font color = "red" > 1 </font> 级标题</h1>
小贴士:尽量靠在html中的<body>标签,越贴近越好,让搜索引擎最快领略主题
行级元素:满了换行
块级元素:独占一行

图片标签

img标签: <img src = "***" />
作用: 在浏览器显示图片
示例: <img src = "image/logo.jpg" alt = "*(提示信息)" />
<img src = "../image/logo.jpg" alt = "*(提示信息)" />  
../是返回上一级 (跳跃文件夹找路径)
常用属性: src、alt、height、width

(注意平级关系)

绝对路径:从根本的盘符出发 (d:/image/logo.jpg)

相对路径:从相对于的位置出发 (../image/logo.jpg)

超级链接

a标签: <a>...</a>
块级元素:独占一行 两个及以上<a>若没换行默认行级元素
作用: 使用超级链接与网络上的另一个文档相连
示例: <a href = "page2.html"> 打开另一个页面 </a>
小贴士:超链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组词,也可以是一副图像
您可以点击这些内容来跳转到新的文档或当前文档中的某个部分

A标签的target属性

标签 格式
_blank 在新打开、未命名的窗口打开链接
_parent 在父窗口打开链接
_self 当前窗口打开
_top _top目标是会清除所有被包含的frame框架

锚点(标志跳转)

小贴士: 锚点必须先定义,再使用
------------------------------------------------------
先定义:<a href="#abc">段落标签</a>
后使用:<h2><a href="icon.png" id="abc">字体标签</a></h2>

无序列表

无序列表: <ul><li> ... </li></ul>
作用: 此列项目使用粗体圆点进行编辑
示例: <ul><li> 我的文件 </li></ul>
小贴士: 列表项内部可以使用段落、换行符、图片、链接以及其他列表等
li*5 + Tab = 快速生成五个<li>

有序列表

有序列表: <ol><li> ... </li></ol>
作用: 列表项目使用数字进行标记
示例: <ol><li> 我的文件 </li></ol>
小贴士: 列表项内部可以使用段落、换行符、图片、链接以及其他列表等
oi*5 + Tab = 快速生成五个<oi>

表格

表格: table、caption、tr、th、td、border、width
colspan=""是左右合并
rowspan=""是上下合并,""中填写的是合并表格的个数
<td colspan="2" rowspan="2"></td>
作用: 用于表格、行、列、宽度、边框的制作
示例: 制作商品库存表等
---------------------------------------------
合并行列: colspan(列)、rowspan(行)
作用: 用于将表格内的某些行、列进行合并
例题: 合并表格标题等位置
---------------------------------------------
属性标签: caption、tbody、tfoot、thead
作用:用于分组设置表格的格式
<body>
<form action="" method="post">
  <table bgcolor="black" width="800px" height="400px" align="center" cellspacing="4px">
    <caption>
      <h1 align="center">细线表格基础练习1</h1>
    </caption>
    <tr align="center" bgcolor="white">
      <td></td>
      <td></td>
      <td></td>
    </tr>
    <tr align="center" bgcolor="red">
      <td></td>
      <td></td>
      <td></td>
    </tr>
    <tr align="center" bgcolor="orange">
      <td colspan="2" rowspan="2"></td>
      <td></td>
      <td></td>
    </tr>
    <tr align="center" bgcolor="#adff2f">
      <td rowspan="2"></td>
      <td></td>
      <td></td>
    </tr>
    <tr align="center" bgcolor="blue">
      <td></td>
      <td></td>
      <td></td>
    </tr>
  </table>
</form>
</body>

属性 描述
align right、left、center、justify、char 定义在列组合中内容的水平对齐方式
char character 规定根据哪个字符来对齐列组中的内容
charoff number 规定第一个对齐字符的偏移量
span number 规定列组应该横跨的列数
valign top、middle、bottom、baseline 定义在列组合中内容的垂直对齐方式
width pixels % 规定列组合的宽度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border 1 设置边框
width npx , n% 表格宽度
bgcolor 颜色值 表格背景
align left、center、right 表格在文档中的对齐方式
cellpadding npx 内容和边框之间的间距
cellspacing npx 单元格之间的间距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frame void 不显示外边框
frame border 四周都显示
frame above 显示上部的外边框
frame below 显示下部的外边框
frame hsides 显示上下的外边框
frame lhs 显示左部的外边框
frame rhs 显示右部的外边框
frame vsides 显示左右的外边框
属性 属性值 作用
rules none 内边框将不被显示
rules rows 内边框将在行之间显示
rules cols 内边框在列之间显示
rules all 内边框将被显示
align left、center、right 三种水平对齐方式
valign bootom、middle、top 三种垂直对齐方式

表单

表单 Why? 什么是表单?
作用: 用于收集用户信息,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包含元素: 文本框、单选按钮、列表框、图片框、复选框等这些元素,统称“控件”
属性 作用
name 指定控件的名称,可重复
id 指定标签的唯一标识
value 输入(收集、设置)控件的值
checked 复选框(单选)组默认被选中的项目
selected 列表框组默认被选中的项目
src 图片框的图片来源
onclick 鼠标单击事件
disabled 禁用该控件
multiple 允许多选(适合普通列表框)
<input type = "text"  name=""  id=""> 

- name 给当前文本框取名字 (可重复 给后台使用)
- id 为唯一识别的名字 (给js使用)

<label> 在文字上进行统一展现的标签
↓ name一样可单选 value内容传给后端 ↓
<label id="">兴趣爱好</label>
【单选框 radio】
<input type="radio" name="xb" id="" value="男"/>男
<input type="radio" name="xb" id="" />女
----------------------------------------------------------
【复选框 checkbox】
<input type="checkbox" name="" id="" value="1"/>游泳
<input type="checkbox" name="" id="" value="2"/>看书
----------------------------------------------------------
【下拉框 option】 默认的话 selected = "selected"
<select> //若<select size="4(个数)" multiple="true"(允许多选)> 不会有选项
<option value="1995">1995</option>
<option value="1996">1996</option>
<option value="1997" selected="selected">1997</option>
<option value="1998">1998</option>
</select>年
----------------------------------------------------------
【submit】会提交 <form action = "" method = ""> 到后台
<input type="button" value="普通按钮" />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按钮" />
----------------------------------------------------------
<textarea rows="3" cols="30" name="" id="">请输入</textarea>
<input type = "file">
    ----------------
    | 请输入         |
    |              |
    ----------------    Choose File[选择文件file]
----------------------------------------------------------
321<input type = "hidden" name="" id="">123
隐藏域 用于传递私密数据给前后端
----------------------------------------------------------
【提交方式】post隐匿提交(安全性高) get显示提交

项目综合展示

阅读全文

(三、四)新民主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2022/7/31

第一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社会主义改造1956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社,半社,农民,私人]。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红色为合作社过度经济[临时的],绿色是主要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道路】==: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社会经济领导力量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动态过程 才到一半)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处在十字路口的经济成分]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道路】[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取决于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性质] [民族资产阶级]==: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期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随着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性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以及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工人阶级)
  • (社会主义道路 OR 资本主义道路)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经济(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 (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集中表现为:

1、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2、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革命1949-1952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度性质的社会


  •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期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随着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个体 → 社会集体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私人 → 社会国营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 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
  • 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节: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理论依据

  • 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的问题,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①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②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并举的思想)。==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度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会议上讨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

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与此同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在完成土地改革之后的农村,及时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调整工商业工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等,为全面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化三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必要条件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必要性

从历史上看,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

  • 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支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通知”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封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毛泽东在这次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国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他具体分析了当时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的性质、互相关系、发展和前途,明确提出了“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1953年12月,由毛泽东审阅通过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历史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题干]==1、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文化上的前提 2、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形成了中国化的过度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19天 · 2022-07-31 错题笔记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1949年-1956年
  • 个体经济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阶段基本结束**==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有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改造道路两个基本问题:

  • ”三大改造“方式: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 完成时间:1956年基本完成,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主要指标提前完成,我会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已初步建立”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将 “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作为新中国的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之一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

==农业==[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国家帮助]

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以整套适合中国特色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党中央正确分析了农民这两方面的积极性,提出一方面不能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倡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使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方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道路**==
  •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土地改革后,贫农、雇农由于分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有半数人迅速上升为中农。根据中农在生产中的地位、生活状况和队社会主义的态度,毛泽东把中农分为上中农和下中农。贫农下中农一起,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在农村依靠农民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和手工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归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社(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组)==。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按 劳付酬,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要说服没有自愿的意愿]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两个步骤。

  •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小组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和包销产品。它虽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已经把个体手工者组织起来,使之开始脱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供销轨道,因而==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它由供销小组合并起来,一开始统一供销业务,分别核算,生产活动仍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后来逐步有部分生产资料是共有的,合作社对客户的生产也有一定的干预,因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入社人员参加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的方法,使手工业者自愿参加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包括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自愿互利原则

==坚持自愿原则==,就是在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互助合作运动中,采取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方法,引导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自觉自愿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互利原则==[跟有关系 有收益],就是在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时,要合理地处理生产资料社的折价和收益补偿问题

:(采用耐心说服教育等方法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自愿自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这是坚持自愿原则的做法,而不是互利原则)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实现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实现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剥夺者”,使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采用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 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和平赎买的必要性==

  •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国计民生方面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 ==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 ==有利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和平赎买的原因

  •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到,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 最后,我国已经有了以人工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使在国家直接控制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 [私营工业]: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私营商业]: 经销代销。==

  •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的企业]==。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营销、代销等形式,既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税 红 公鸡 福利]。==资方红利大体占1/4,资本主义的剥削收到限制,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司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国家干部进入企业内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同工人、资本家共融管理和改造。
  •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这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调配企业的人、财、物、生产材料为国家所有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是[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以企业为基地,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他们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除资产阶级的目的。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半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步骤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要点 私营工业(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私营商业(委托经销、代销);企业利润分配(四马分肥) 企业利润分配(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解放生产力==
    • ==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工业化==
  •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正确评价历史变革

失误和偏差:
  •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社会主义性质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制度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 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2. 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辨析: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所以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辨析: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出现了许多错误和偏差,但不能因为出现这些错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答案】正确。
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

@@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1954年9月,第一节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指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鉴权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的经验总结。这部宪法并且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和 人民代表大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随着 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 的根本变化,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 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民族资产阶级改造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 亿万农民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 知识界已经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列宁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依据。

(两个方面) 1. 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 2. 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社会初级的社会主义或许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我国的影响

  •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 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结合

  • ==第一次飞跃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 ==第二次飞跃结合: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20天 · 2022-08.01 巩固刷题错题笔记

  •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将 “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作为新中国的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之一
  • 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收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我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我国还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近代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结合奠定了基础;中国从此走上了努力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
  •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在政治理论中看到改革,就要想改革开放->邓小平时期毛改必错->在毛泽东时期说改革必错
  •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后开始的

第21天 · 2022-08.02 修电脑 没有学政治 + 做笔记


第四节: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56-1976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仍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次: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了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内容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前三条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后五条是论述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的关系[从苏联的教训中得来的经验]

[中原进国忠]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团结——批评——团结”是我们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

《论十大关系》方针的基本确立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这对矛盾的特点既统一又斗争],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的任务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广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逆转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要求

  •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泽东多次强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毛泽东将”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作为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毛泽东还明确提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他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2)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八大提出,
①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
③ 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习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 ,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22天 · 2022-08.03 错题笔记

  • 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AB)
    • A. 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B. 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 C. 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时期的事)
    • D. 改革开放 (邓小平时期的事)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 国家政治生活 中属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党的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 国家政治生活属于主导地位的矛盾。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相继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波匈事件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由干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1956年秋冬,在一些农村、工厂、学校还出现闹事的情况。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许多党员和千部思想上缺乏准备。也缺乏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经验。这表明,在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

背景:
  • 国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 国际,苏共二十大后,波匈事件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
  • 党员干部的思想缺乏准备,工作处置不当
  • 前人来专门描述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基本矛盾的内容

  • 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各种生产关系的综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 劳动者
    • 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 劳动资料[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开始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后来又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是在人民根本利益—致基础上的矛盾,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很多人还不能对新的社会主义制度马上适应)

[基本矛盾 和 **主要矛盾 ** 和 内部矛盾不要混淆]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抗和冲突,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对抗性矛盾 与 非对抗性矛盾==

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在根本性质和根本利益上互相敌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斗争形式一般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对立,其矛盾的性质是对抗的。一般要通过双方的激烈斗争和剧烈的外部冲突的形式加以解决。

非对抗性矛盾是矛盾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一般不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即不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主要用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但有时也指自然界中的某些矛盾。

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比如工人内部的矛盾、农民内部的、知识分子内部的、工农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利益一致,皆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

敌我之间的矛盾属于对抗性矛盾

==敌我矛盾 → 对抗性 → 分清敌我 → 专政政治==

  • 敌我之间的矛盾则属于对抗性矛盾,因其根本利益对立并必然冲突,因此只能采取激烈的外部斗争的形式来进行解决。如抗日战争时期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必然要采取最激烈的斗争的形式进行解决,胜则独立,败则沦为日帝的殖民地
  •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
  • 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 非对抗性 → 分清是非 → 民主方法==

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 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比如工人内部的矛盾、农民内部的、知识分子内部的、工农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利益一致,皆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 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 在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来说,既存在对抗性的一面,也存在非对抗性的一面,如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利益同样一致但存在利益冲突,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如果处理得当,就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转化为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 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谓专政方法,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导地位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

  •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 ==对于“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 ”的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利益领域],实行“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的方针,“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 ”三方面的利益;==

  • ==对于人民群众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 民主集中制 ”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管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 ==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强调,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简述怎样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②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③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简述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企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所谓国家资本主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③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改造的步骤上,先后采取的是初级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第23天 · 2022-08.04 错题笔记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 毛泽东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
  • 解决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的方针是(团结-批评-团结)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是指(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问题必须调整和完善工业结构体系的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后,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团结—批评—团结)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后,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实行长期共存、互助监督的方针)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后,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后,经济领域实行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 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政治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重视国家家富强的必的工业化,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很多工业领域甚至还是空白。对此,党把实现国家工业化确定为新中国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为了弥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经验的不足,我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也由于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比例失调,这就促使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 1956年,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警示。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

  • 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走考虑:

    •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 提出的过程

    • ==新中国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实现国家工业化==
    • ==实现工业化的根本的政治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不能学苏联注重重工业,也要农业为基础; 工业为主导; 以农轻重为序发展]的中国工业化道理==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 - 出口 - 消费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工业为主导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是毫无疑义、必须肯定的。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80%以上,只有农业发展了,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既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资金积累和扩大市场。这不仅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思想(总方针 + 两条腿走路)

  • ==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基础,以工业主导,以农轻重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 ==两条腿走路: 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 (区别于苏联工业化道路) 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共同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 ==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 ==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向科学进军)和文化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在科学技术方面,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在教育事业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在文化工作方面,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他认为,利用行政的力量去3行禁止,不利于艺术与科学的发展。

  • ==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 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 ==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 + 私有制]==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毛泽东 毛泽东 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朱德 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陈云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 ==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体质和运行机制==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思想。

关于经济体质和运行机制改革

关于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刘少奇 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陈云 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毛泽东 “两参一改三结合”
邓小平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观点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

初步探索的意义

  • ==巩固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开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相反,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加上我们自己后来发生的”左”的错误导致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大重要借鉴,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八大

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的国情、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射胡注意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原因。

  •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基本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25天 · 2022-08.05 错题笔记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不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提出的
  • 以下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初步探索取得的成果,不准确的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况
  •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党的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党中央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第26~32天 · 2022-08.06 ~ 08.12 刷题库2000必刷题

16. 简答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答案】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956年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前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上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制度结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被剥削被努力的地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鸭题库错题整理

  • ​ (辨析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处于领导地位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属于非社会主义性质

  •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 1949-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共存的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 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在1953年提出]为”一化三改”,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新中国成立之初[1919年],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道路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

  • 在过渡时期,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 (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发展生产力;主要任务推翻三座大山

  • 社会主义建设带有长期性+短期性

  • 无产阶级政党的 根本组织原则 ,是指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的是民主集中制

@@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 中国队农业和手工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自愿互利原则

@@ ==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的是互助合作的道路,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 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 毛泽东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因为社会主义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相互转换和相互适应。

@@ 对于解决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的方针是**”团结—批评—团结”**

@@ 社会主义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其中社会主义国家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阅读全文

(Mr)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思想

2022/7/2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56

____科学指南、____精神财富

1931.9.18 九一八事变(抗战时期1931.9.18—1945),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1937.7.7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1949.10.1 新中国成立,以无产阶级为主要领导各革命团体联合专政


第1天 · 2022-07-14 错题笔记

  •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来指导中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习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渊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两者都有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式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是毛泽东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 时代背景(时代条件)

19世纪末(1890左右)20世纪初(1900年左右)**,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 理论基础(思想条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使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实践基础(现实条件)

中国革命建设的丰富实践,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萌芽时期)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北伐战争}]),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形成时期)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逐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背景] 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中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 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 开起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在《实践论》《矛盾论》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辨证论,系统分析了党内“左”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毛泽东还详细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他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和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1956),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包括(萌芽 + 初步形成)
阶段 时间 著作 思想。意义
萌芽(创建) 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初步形成(形成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1927-1937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成熟 遵义会议后至党的七大1935-1945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科学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1946-1976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提出

第2天 · 2022-07-15 错题笔记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成功实践)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实践)
  • 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萌芽 + 初步形成) 的作品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建设的主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的理论(两军)
  • 政策策略的理论(两策)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文思)
  • 党的建设理论

口诀**:“**党**”的优势是“文思”工作,运用正确的“军事 + 政策”,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都是理论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建设的主题,提出了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56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农民 + 人民 反对三座大山的新民主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部分(1、大资产阶级[依附帝国主义]在对外对敌斗争中也需要争取。2、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动摇)统一战线要争取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内容:

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面对外敌侵略的特殊条件下可以把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不可被大资产阶级同化)、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有民族危难的时候要团结对付大敌人);在被迫同资产阶级、最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同情中立

二是认为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开创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习近平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为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基本武器,“党的建设”是战士]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一化三改]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

毛泽东提出的把人民内部的民主对敌人的专政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 理论其中包括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运行的基本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敌人和我们之间的矛盾
    • 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错误想法)—团结”,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等一系列正确方针
    • 关于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等思想。
    • 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思想
    • 关于要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一种政治局面的主张等

    这些正确的思想、方针和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对敌人的专政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 + 对敌人的专政 =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主要矛盾]
  • 心情舒畅的一种政治局面的主张等

这些正确的思想、方针和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对敌人的专政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 + 对敌人的专政 =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主要矛盾]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他规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指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他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他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理论的转变。他为革命军队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些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在解放战争中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些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极为杰出的贡献。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以及变化指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对于被打倒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进行战术性同化,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领导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2、被领导者给与物质利益,最起码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与政治教育。

  •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 对敌人要区分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并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制)

  • 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与政治教育
  •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完成“三湾改编”,创造性地将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由此开始改编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

  • 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 党的建设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鉴于我们党已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他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除了以上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还包括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毛泽东思想各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What Why How】

  • **实事求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What

    • 知识链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含义:毛泽东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地位: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 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我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How

    • 怎样坚持实事求是是(How)【简答】

      •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第3天 · 2022-07-16 错题笔记

  •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历史决议》)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活的灵魂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 群众路线
    • What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群众路线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展的作用。要正确行使人民给与的权利,服务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根本标志。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高标准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

    • How
    • 如何坚持群众路线(How)【简答】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重要性: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 独立自主

    • What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足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持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生理走向生理的跟恩保证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

独立自主的现实依据

  • Why
    •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国情决定)

如何坚持独立自主

  • How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F
    •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教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4天 · 2022-07-17 错题笔记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实事求是)
  • 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党的根本政治原则是((独立自主),党的根本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依赖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文回顾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宽广道路,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理论本质特点的思想内容,属于哲学层面的概括和总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把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的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立足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原文回顾: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关于从思想上建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等思想,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同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用户。该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组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珍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问: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个人思想的综合

答:该判断错误(抛出观点 + 原理 + 分析 + 总结)

毛泽东思想不同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敢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毛泽东的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是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对待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因此,我们要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区别开来

第5天 · 2022-07-18 没有错题!!



第6天 · 2022-07-19 错题笔记

  •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

第7天 · 2022-07-20 错题笔记

  • 独立自主是(CD)
    • A,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
    • B. 改革开放依赖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 D.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 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第8天 · 2022-07-21 错题笔记

  •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第9天 · 2022-07-22 错题笔记

  • 邓小平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毛泽东也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普遍和长久的指导意义。因为毛泽东思想(BCD) # A. 毛泽东的功绩远大于过失而不是毛泽东思想

A. 功绩远大于过失 B.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C. 将来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D.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2000必刷题错题笔记

  •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属于毛泽东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鉴于我们党已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曾多次提出(“两个务必”)
  • 毛泽东创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
  •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阅读全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22/7/2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

经济成分 [主要经济成分] [过渡性质(暂时+短期)]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道路

​ 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

​ 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道路

​ 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取决于国家性质] [民族资产阶级]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个人 - 合作社 - 资本经济 - 国营

主要矛盾

集中表现为:

  •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革命1949~1952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因素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 提出时间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近代中国国情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大国[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古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蕴含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要求。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不能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而且同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优势。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尽管有了某些发展,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加之受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通知,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整个社会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性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方式,不但操作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作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筑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革人民剩的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巴黎和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客观上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主要影响:①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 以俄国十月革命1917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奴隶制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 共产主义社会

崭新阶段——五四运动的爆发

①转变的标志——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转变的条件:

​ 一是(阶级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二是(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 五四运动1919.5.4,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过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要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它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不相同,它只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分。这样的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条约/时代 社会性质
1840年以前 封建社会
1842《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1901《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三大改造完成后 社会主义社会

第10天 · 2022-07-23 错题笔记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质的变化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 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与性质

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性质:从而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规律)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主体)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主体)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和艰辛探索,每一次都是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历了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历逐步地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我中国革命的规律性,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尤其是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以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革命不断向前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经历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科学概念。其中,**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武装斗争是新民户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建设是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重要依托**,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搞清楚新民族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索,这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智慧源泉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鸦片战争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失败原因:不触动封建根基

  • 新民主主义革命化的艰辛探索

    • 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智慧源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11天 · 2022-07-24 错题笔记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理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战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就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下列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反对资产阶级、反对大资产阶级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会去提出

  •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这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这里没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在1840年以后就进入了中国,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1850-1870洋务运动后才开始成长起来,官僚资本主义是在1927年国民党“宁汉合流”后四大家族开始出现后慢慢形成的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地表达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党[无产]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反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乱和灾难,使近代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政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就不能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队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4-1927,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抗战 1937-1945全面抗战,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通知,取得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毛泽东领导人物的讲话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主要障碍
  •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队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发展力的发展

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

不同历史阶段 革命的主要对象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

第12天 · 2022-07-25 没有错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它不但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生产、发展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的。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领导者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阶乘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它既不可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又斗争又联合**,这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阶级 动力 描述
无产阶级 最基本的动力 最进步阶级、领导力量
农民 主力军 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可靠同盟者 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 动力之一 两面性
  • 农民
    • 中农: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 贫雇农: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两面性]
  •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又斗争又联合,这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积极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积极及其政党的肩上,“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以及政党充当领导者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积极的基本优点外,还有自身特点和有点

  •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的坚决和彻底**
  •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
  • 三是它的成员中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阶乘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有点使其从走上革命舞台开始,“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与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基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此首先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无产阶级额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出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持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指出,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在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制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 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 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 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性质 实现的目标 前途 相似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 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 2. 没收官僚资本,打倒官僚资本阶级 3. 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工商业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联合阶级的联合专政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革命”两步走”↑)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解决矛盾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革命对象 封建势力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第13天 · 2022-07-25 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两面性指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近代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 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了“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一次革命论”,这种错误倾向的实质是(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二次革命论”,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第13天 · 2022-07-25 错题笔记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中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是软弱性

  •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积极的可靠同盟者、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开展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新民主主义论》系统的论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毛泽东指出:“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的不外乎这三种: (西方)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③ (我们)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已被实践证明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是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与新民族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利,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不仅回答了国体和政体问题,而且对经济、文化等基本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变成农民的私产,发展农民的个体经济,解放农民生产力,逐步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是依靠贫困雇农,团结中农,又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原因: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的
    • 新民主主义是科学的
    • 新民主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第14天 · 2022-07-26 错题笔记

  •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不仅回答了国体和政体问题,而且对经济、文化等基本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及其落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为新民主主义基本经验做基本概括

  •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 《论十大关系》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一个以农民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道路的提出: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队伍开赴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

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而确立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近代中国革命的特点、特征有(长期性、不平衡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要性

中国人民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具体国情决定的。

  •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势必然是军队。

  •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式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可能性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原因如下:

  •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统治) 近代中国式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缝隙和可能,也是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的根本原因
  • (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热情好) 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 (全国革命形势)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 (红军)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 (党+红军) 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的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

☆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意义:

  •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争取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始终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第15天 · 2022-07-27 错题笔记

  • 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隔离的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
  • 毛泽东提到:“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革命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无产阶级就要尽可能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姿态,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国社会的最大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总体上讲,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

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几个方面:

  •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要针对其两面性特点,在联合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必要的斗争
  •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新型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

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建设人民军队

  •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建军宗旨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也是建设信心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
  •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由于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南,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因为长期处于农村群体。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毛泽东思想上,先把思想建设放到首位。在习近平新思想阶段,是政治建设放到首位)

  •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关键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再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在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完成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总策略,为全党的团结统一奠定政治基础

大革命时期,处于幼年时期的党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都没有经验

大革命失败后,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了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设人民政权的道路。党创造了坚强的人民军队,但在这一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仍主张“城市中心论”,在同国民党范斗破斗争时,把反对资本主义同反帝反封建相提并论,从而使我们在革命战争的指导上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直接结果是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做了基本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的经验:

  •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
  •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共产党>发刊词》)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解决中国问题,丰富马克思主义)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导新中国成立)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决心,增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鼓励被压迫反抗,增强争取和平的力量)

第16天 · 2022-07-28 错题笔记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主义政党理论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 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1718天 · 2022-07.2930 巩固刷题错题笔记

  • 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
  •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的方式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行业的经营权、滥发纸币和国债)
  •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
阅读全文

微分

2022/7/19

微分及其应用

  • 一元函数中可微一定连续,**连续不一定可微(**一元函数可导和可微式等价的)

  • 求dy的时候切记不要忘记结尾的____dx

  • 函数 y=f(x) 在点$x_0$处处可微、可导、连续三者的关系

    • 函数 y=f(x) 在点$x_0$处可微与可导是等价的:可微必可导,可导比可微
    • 函数 y=f(x) 在点$x_0$处可导,必在此点连续
    • 函数 y=f(x) 在点$x_0$处连续,未必在此点可导
  • 求函数 y = f(x) 的微分 dy = f(x)dx 的实质是求函数 f’(x)

  • 计算隐函数 y = f(x) 在 x=$x_0$处的微分时,通常由方程解出相对应的$y_0$, 然后将($x_0$,$y_0$)一起代入**y’**的表达式中,便可求得dy = y’($x_0$)dx

  • 复合函数 z = g(y), 其中 y = f(x),则z关于y的微分dz = **g’(y)**dy, z关于x的微分dz = g’(y)f’(x)dx

  • 取对数能把运算的级别降低,因此对原函数取对数后可以减轻求导的计算量

阅读全文

TankWar

2022/7/11

绘制窗口 + 显示颜色

  • paint(Graphics g)

java绘图时,最常使用到的就是paint(Graphics g){…内容…}方法获取画笔,然后利用JPanel等容器作为画布,在JFrame内呈现出内容,很多情况下这种方式都还是很实用,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

public class GamePanel extends JFrame {
    int width = 800;
    int height = 610;
    public void launch(){
        setTitle("TankWar");
        setSize(width,height);
        setLocationRelativeTo(null); //使屏幕居中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3); //添加关闭事件
        setResizable(false); //用户不能改变大小
        setVisible(true); //使窗口可见
        this.addKeyListener(new GamePanel.KeyMonitor()); //添加键盘监视器
    }

    //paint()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g.setColor(Color.gray);
        g.fillRect(0,0,width,height); //绘制实心矩形
        g.setColor(Color.blue);
        g.setFont(new Font("仿宋",Font.BOLD,50));
        g.drawString("选择游戏模式",220,100);
        g.drawString("单人模式",220,200);
        g.drawString("双人模式",220,30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amePanel gp = new GamePanel();
        gp.launch();
    }
}

键盘监听

基于JFrameKeyAdapter

class KeyMonitor extends KeyAdapter{ //键盘监视器
        @Override //按下键盘
        public void keyPressed(KeyEvent e){
            System.out.println(e.getKeyChar()); //返回键值 输出按键
        }
    }
  • printStackTrace()

当try语句中出现异常是时,会执行catch 中的语句,java运行时系统会自动将catch括号中的Exception e 初始化,也就是实例化Exception类型的对象。e是此对象异常名称。然后e(引用)会自动调用Exception类中指定的方法,也就出现了e.printStackTrace();。printStackTrace()方法的意思是:在命令行打印异常信息在程序中出错的位置及原因。(这是白话解释,比较容易理解)

添加图片tank指针

public class GamePanel extends JFrame { //指针图片
Image select = Toolkit.getDefaultToolkit().getImage("images/selecttank.gif");
}
            while(true){ //重绘
            repaint();
            try {
                Thread.sleep(25);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paint()方法{ g.drawImage(select,160,y,null); //绘制指针}

键盘监听2

class KeyMonitor extends KeyAdapter{ //键盘监视器
        @Override //按下键盘
        public void keyPressed(KeyEvent e){
            //返回键值
            int key = e.getKeyCode();
            switch (key){
                case KeyEvent.VK_UP: //按键1的键值
                    a = 1;
                    y = 150;
                    break;
                case KeyEvent.VK_DOWN:
                    a = 2;
                    y = 250;
                    break;
                case KeyEvent.VK_ENTER:
                    state = a;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e.getKeyChar()); //返回键值 输出按键
        }
    }

public class GamePanel extends JFrame{int a = 1; //当按下回车的时候去选择开始游戏模式}

双缓存机制

定义双缓存图片(重新创建一个空的图片,把所有组件先绘制到空图片上,再把绘制好的图片一次性绘制到主窗口当中)

public class GamePanel extends JFrame{    Image offScreemImage = null;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创建和容器一样大小的Image图片
        if(offScreemImage == null){
            offScreemImage = this.createImage(width,height);
        }
        //获取该图片的画笔
        Graphics gImage = offScreemImage.getGraphics();
}
...把元素绘制到新的图片上[g.drawString()变成gImage.drawString()] 
gIm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时代码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KeyAdapter;
import java.awt.event.KeyEvent;

public class GamePanel extends JFrame {
    int width = 800;
    int height = 610;
    //定义双缓存图片(重新创建一个空的图片,把所有组件先绘制到空图片上,再把绘制好的图片一次性绘制到主窗口当中)
    Image offScreemImage = null;
    //指针图片
    Image select = Toolkit.getDefaultToolkit().getImage("images/selecttank.gif");
    int y = 150; //指针初始纵坐标
    int state = 0; //游戏模式 0 开始,1 单人模式,2 双人模式
    int a = 1; //当按下回车的时候去选择开始游戏模式
    public void launch(){
        setTitle("TankWar");
        setSize(width,height);
        setLocationRelativeTo(null); //使屏幕居中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3); //添加关闭事件
        setResizable(false); //用户不能改变大小
        setVisible(true); //使窗口可见
        this.addKeyListener(new GamePanel.KeyMonitor()); //添加键盘监视器
        while(true){ //重绘
            repaint();
            try {
                Thread.sleep(25);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paint()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创建和容器一样大小的Image图片
        if(offScreemImage == null){
            offScreemImage = this.createImage(width,height);
        }
        //获取该图片的画笔
        Graphics gImage = offScreemImage.getGraphics();
        gImage.setColor(Color.gray);
        gImage.fillRect(0,0,width,height); //绘制实心矩形
        gImage.setColor(Color.blue);
        gImage.setFont(new Font("仿宋",Font.BOLD,50));
        if(state == 0) { //state = 0, 游戏未开始
            gImage.drawString("选择游戏模式", 220, 100);
            gImage.drawString("单人模式", 220, 200);
            gImage.drawString("双人模式", 220, 300);
            gImage.drawImage(select, 160, y, null); //绘制指针
        }
        else if(state == 1 || state == 2){
            gImage.drawString("游戏开始",220,100);
            if(state == 1){
                gImage.drawString("单人模式",220,200);
            }else{
                gImage.drawString("双人模式",220,200);
            }
        }
        /**将缓存区绘制好的图形整个绘制到容器的画布中**/
        g.drawImage(offScreemImage,0,0,null);
    }

    class KeyMonitor extends KeyAdapter{ //键盘监视器
        @Override //按下键盘
        public void keyPressed(KeyEvent e){
            //返回键值
            int key = e.getKeyCode();
            switch (key){
                case KeyEvent.VK_UP: //按键1的键值
                    a = 1;
                    y = 150;
                    break;
                case KeyEvent.VK_DOWN:
                    a = 2;
                    y = 250;
                    break;
                case KeyEvent.VK_ENTER:
                    state = a;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e.getKeyChar()); //返回键值 输出按键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amePanel gp = new GamePanel();
        gp.launch();
    }
}

image-20220711105424955

阅读全文

计算机基础概论、进制转换、中文字符

2022/7/3

计算机基础概论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操作题、综合应用题

信息

  •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 香农信息论的创始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 信息的单位是:bit

  •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时效性、共享性、价值相对性、载体依附性等

数据

  •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 数据的分类:数值(正负号)和非数值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后得到的结果,信息是数据的逻辑意义
  • 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 判断题:有信息一定有数据(√) 有数据一定有信息(×) ∵信息的载体是数据 而数据有些是垃圾数据则不一定有信息

一定有数据 有数据一定

信息技术

  •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 目前被人们称为3C(Communication、Co6mputer、Control)认证技术的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 信息技术的组成:计算机技术(核心)、通信技术(支柱)、微电子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
  •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信息社会

  • 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的新兴社会形态
  • 信息、物质、能量构成世界三大资源,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

计算机文化

  • 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文明、计算机文化
  • 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内涵: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新的高度–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 计算机概念:计算机也称之为电脑,是一种具有计算功能记忆功能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它能接收数据保留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 计算机发展

    • 算盘:公元六世纪左右,十进制的计算工具,算盘被称为计算机,算盘不是计数工具,而是执行珠算口诀指令的计算工具。缺点是容易出错,依赖人力限制了运算速度
    • **帕斯卡计算器(补九码)**:1642年发明可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自动)
    • **莱布尼兹(传教)**:1671年发明可进行四则运算的机器,来解决进位的问题;发明了二进制
    • 巴贝奇:19世纪,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最先提出通用数学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1822年设计了一台“差分机”。1832年,开始设计一种基于计算自动化的程序控制的“分析机”,提出几乎是完整的计算机设计方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机械的)(通用计算机之父)
      • (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的分析机)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 诞生于1946.2.14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人物:莫克利、艾克特、冯·诺依曼
    • 特点:1、采用十进制 2、使用电子管 3、无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不存储程序 4、应用领域:科学计算 5、运算速度5000次/s加法 6、不是冯·诺依曼机
  • 计算机历史人物

    • 巴贝奇:英国数学家,差分机,分析机,有时候被称为(机械)计算机之父

    • 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解决进位的莱布尼兹轮,发明了二进制

    • 布尔:英国数学家,布尔运算,逻辑TRUE对应1,逻辑FALSE对应0

    • 香农: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信息论之父,

      • 信息的定义:信息时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提出“信息熵”符号逻辑和开关理论
    • 艾伦·图灵

      • Alan Turing, 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 图灵机(一种模型,并非真正计算机)(是由图灵在193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精确的通用计算机模型,能模拟实际计算机的所有计算行为)奠定了课计算理论的基础
        • 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不可能超过图灵机
        • 图灵机不能计算的问题,现代计算机也不可能计算
        • 只有图灵机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实际计算机才能解决
      • 图灵测试: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
      • 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
    • 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科学家]

      • 公认的电子计算机之父

      • 冯·诺依曼工作原理(计算机五大硬件、存储程序、程序控制、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

      • EDVAC(第一台提出冯·诺依曼原理概念的计算机)

      • 硬件系统 二进制 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 ENIAC EDVAC 你!打我!

计算机发展分代

  • 几个第一(==第一计算机为二进制 第一计算机为十进制==)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十进制(↑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占地170平米,篮球场是420平米,占地面积约为半个篮球场
      • 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发明的
      • ENIAC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
      • 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具有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EDSAC 【EDVAC抢先注册】
    • 第一台冯·诺依曼机
      • 名称:EDSAC
      • 时间:1949年5月6日
      • 人物: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莫里斯·威尔克斯
      • 意义:是世界上第一台实际运行的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
      • 以EDVAC为蓝本,抢先
    • 第一台商用电子计算机
      • 名称:UNIVAC-1
      • 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1951年产的(UNIVAC-1)
      • 开发者:莫克利和艾克特,1951年
      • 用途:第一台卖给了美国人口普查部用于人口普查,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商业应用时代,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计算机从此由实验室走向社会
    •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1号句型计算机” 1983年,速度:每秒1亿次
    • 神威·太湖之光 第一位(3,168万亿次每秒),天河二号 第二位

电晶集成大(灶)

年代 名称 元器件 存储器 语言 应用领域
第一代(1946-1956) 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 水银延迟线、磁鼓、纸袋、卡片 机器、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6-1964) 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 磁芯磁盘磁带 级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处理
第三代(1964-1971) 中、小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电路 半导体 操作系统会话语言 各个领域
第四代(1971-至今)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超集路 高度集成半导体(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 面向对象设计语言 网络时代
新一代计算机 未来计算机 量光子

计算机特点及分类

  • 计算机特点
    • 运算速度快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工作自动化
    • 通用性强
  • 计算机分类
    • 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你的对象是个魔术混合鸡
      • 模拟计算机:处理模拟数据,速度快但不精确,通用性差
      • 数字计算机:处理数字数据,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
      • 混合计算机:处理数学数据和模拟数据
    •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专通】
      • 通用计算机[家用]:解决一般问题,实用性强,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专门开发的软件和硬件,用于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和军事领域
      • 以应用为中心,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
    •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 巨型机:超级计算机,常用数值计算
        • 特点: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 应用领域:气象、军事、航空航天
      • 大型机: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网络服务器
      • 小型机:中小企业、学校等
      • 微型机:个人计算机PC,主要用在办公和家庭,是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存储能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数据化程度高。体积小,价格便宜,软件丰富,功能齐全**
      • 工作站: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以及图像处理能力,配备多个CPU和高分辨率的大屏幕,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工程计算、动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模拟仿真等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天气预报、军事国防、航空航天
    世界上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信息管理:以计算机基础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的信息,是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事物处理*等
    *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信息管理
  • 过程控制:用计算机及时采集监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广泛应用在冶金,石油,化工,水电,机械和航天等部门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计算机辅助系统
    •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 CAA计算辅助分析 [Computer Assisted Analysis]
    •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ssisted Manufacturing]
    •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omputer Based Education]==
    •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指导]
    •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omputer management Instruction指导]
    •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omputer Assisted Testing]
    •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 人工智能:AI又称机器智能,主要研究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有关的功能:判断-推理
    • 考点: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
  • 计算机网络域通信
  • 多媒体技术应用系统
  • 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灵活变化以适应所嵌入的应用系统,用于专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逐步适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

计算机发展趋势(居委[会]网之多)

  • 巨型化:功能上的超级计算机
  • 微型化:体积上的可穿戴式设备
  • 网络化:计算机网络
  • 智能化: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人工智能
  • 多媒体化



进制及进制转换

  • 进制的概念:用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成为进位计数制,简称进制

  • 和进制有关的概念(**十进制 **=> D)

    • **数码**:一组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比如二进制的0和1
    • 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常用R表示,称为R进制
      • R=10,最小值0 ~ 最大值R-1
    • 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123 = > 1×10^3-1^ + 2×10^2-1^ + 3×10^1-1^ )
    • 逢十进1 借一当十
    • 写法格式:238D(十进制)
  • (二进制 => B

    • 数码:0,1
    • 基数:R=2
    • 位权:1,2,4,8,16,32,64,128,256,512,1024…
    • 运算规则:逢2进1,借1当2
    • 写法格式:101B或(101)$_2$
    • 《易经》八卦,莱布尼兹二进制,布尔,香农,冯·诺依曼
    • 优点:电路简单,容易物理实现;工作稳定可靠;二进制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 (八进制 => O,8)

    • 数码:0 ~ 8-1进制
    • 基数:R=8
    • 位权:R^n-1^,1,8,64……
    • 写法格式:207O或者(207)$_8$
    • 运算规则:逢8进1,借1当8
  • (十六进制 => H)

    • 数码:0 ~ 16-1进制(0,1,2,3,4,5,6,7,8,9,A,B,C,D,E,F)
    • 基数:R=16
    • 位权:1,16,256…
    • 写法举例:AB7H 或 12(B)^16^
    • 运算规则:逢16进1(1 + F = 1 + 15 = 10),借1当16

    (1A + 1 = 1B)、(1AH = 1×16^1^ + A×16^0^ = 16+10 = 26D)

    10进制的一零是10,8进制的一零是8,2进制的一零是2,16进制的一零是16

  • 进制转换

    • 任意进制转十进制 :按位权展开,再按照十进制的计算规则计算

    111.1B = 1×2^2^+1×2^1^+1×2^0^+1×2^-1^

    1FC.4H = 1×16^2^+15×16^1^+12×16^0^+4×16^-1^ = 508.25D

    • 十进制转任意进制
      • 整数部分:除基取余倒着连
      • 小数部分:乘基取整顺着连(若取出后需要减去,直到小数部分乘尽)
      • 注意“乘不尽”现象,一般题目会告知精确到几位(十进制都能精确的转换为二进制 ב可能乘积乘不尽’)
      • 十进制四舍五入、八进制三舍四入、十六进制七舍八入

    •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 十进制47.6875转十六进制是(2F,BH) 转换方法同上↑
    • 二、八、十六进制互相转换

  • 进制转换练习题

快速转换
@@ 字符的ASCII码十进制值为71,则其十六进制为( )
快速根据位权凑:$16^2$=256 $16^1$=16 $16^0$=1
71<256 ∴肯定有2个16进制的位权就够了 __ __ ∴ 4 7 =>$16^4$ + $16^7$ = 64 + 7 = 71

  • 异或运算口诀相同为0,不同为1

  • 8 4 2 1 ($_2$)      49 7 1($_7$) 熟悉后也可以套位权 或 短除法

  • 任何数转十进制都是位权展开

  • 对于R进制来说,每一位上可以有 (R) 种可能,二进制每一位有0和1两种可能,十进制数每一位可以有0~9十种可能

  • 8000 - 1 = 7FFF(借1当16【F】)

  • 有的十进制小数不能精确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比如:0.2**

  • 1GB = 2^10^MB,1MB = 2^10^KB

  • 8000H = 8×16^3^D

数据存储单位及计算机中数值的表示

数据存储单位换算

计算机中的数据都要占用不同的二进制位,为了便于表示数据量的多少,引入数据单位的概念

  • (bit [binary digit的缩写]),也称为比特,简记为b,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 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要想表示更大的数,就要把更多的位组合起来,每增加一位,所能表示的数就增大一倍。
    • 带宽,传输速率,Mbps兆位每秒 100Mbps(100兆字节,1个字节等于8位) => 除8 = 12.5
  • 字节(Byte,简记为B,1B=8bit,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 微机的存储器是由一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大小就是一个字节,所以存储容器大小也是以字节数衡量
    • 单位换算(b→1bit,1B = 8b)
      • 1Bytes = 8bit
      • 1KB=$2^{10}B$=$$1024B$$
      • 1MB=$2^{10}KB$=$$1024KB$$=$2^{20}B$
      • 1GB=$2^{10}MB$=$$1024MB$$=$2^{30}B$
      • 1TB=$$2^{10}GB$$=$$1024GB$$=$$2^{40}B$$
      • 1PB=$$1024TB$$
      • b B kb MB GB TB PB
      • 硬盘生产商是以1GB=1000MB标注的,计算机内部是1GB=1024MB

    @@ 1KB等于1000个比特 (×)

  • (Word,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字)

    • 字长,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字长,1个字位数就是字长
    • 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速度越快,精度越高==
    • 不同微处理器的字节是不同的,常见的微处理器字长由8位、16位、32位和64位
    • “64位的电脑”是指计算机CPU字长是64位
    • 63位字长的CPU必须配合支持64位的软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字长的性能受软件系统的约束

计算机中数值的表示—整数(定点数)

数值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和计算?

1、数值分为:整数 + 小数

2、计算机中要解决整数和小数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的问题—原码、反码、补码

3、计算机要解决编码后的数值如何进行计算的问题—补码

定位数:小数点的位置固定,如996.007 —常规计数

浮点数:小数点的位置不固定,如9.96007*$10^2$ —科学计数法

  • 无符号数(整个机器字长的全部二进制位均表示数值位,不存在符号位)

表示范围:如—> 8位二进制数,有$2^8$种状态

0000 0000 ~ 1111 1111

​ 0 ~ 255 = $2^8-1$

n位无符号整数表达范围是:0 ~ $2^n-1$ [注意:下面的是有原码的前提]

@@ 能用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表示的是(199) ∵ 0 ~ $2^8-1$ => 0 ~ 255

@@ 表示0512范围内的无符号整数,需要的二进制位数至少是(10) ∵ n=9时 0(512-1)

  • 有符号数(把符号位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最高位表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位是数值位)

    ==最高位0表示正,最高位1表示负==

    +9 = **0**000 1001 => +0001001

    -9 = **1**000 1001 => -0001001

    • 机器数代表的数字,称为真值
    • 考点:原码、反码、补码的相互转换
    • 计算机是采用补码形式数值存储和数值运算的
    • 表示范围

2、原码、反码、补码及其相互转换

  • 负数

    • 原码

      • +9 = **0**000 1001
      • -9 = **1**000 1001
      • Min → 1111 1111 = —127
      • Max → 0111 1111 = +127
      • 缺点:0有两种表示方式:+0=00000000 -0=10000000[零的二义性给机器判断带来了麻烦] ****
      • 原码的数值0有两种表示方式 +0 -0

      比如:1-2=-3 → ∵ +1+(-2) → +1 -> 0000 000$1_原$ ; -2 -> 1000 001$0_原$

      ∴ 0000 0001 + 1000 0010 = 1000 001$1_原$ = -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使用补码

      -33的原码是 *1010 0001* 反码是 1101 1110

    • 反码

      • 原码的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相反得到
      • 反码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由原码计算补码方便
    • 补码

      • 反码+1得到
      • 优点

      1、在补码表示中,0有唯一的编码 0 = 0000 0000

      2、用10000000表示 -128,比原码可多表示一个编码

      3、利用补码可以方便地进行运算

      • 补码适合运算,解决了计算机减法的问题 例如 +1-2=?

  • 正数
    • 原码=反码=补码

补码进行 加法 运算:符号位参与运算

☆☆ 正数: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 ☆☆

☆☆ 负数:负数将原码的符号位保持不变,数值位各位取反再末位加1,就可以将原码转换为补码 ☆☆

@@ 机器中用数值表示的是原码+反码+补码,ASCII码西文字符:abcd…

@@ 1000 100$1_原$ → 1111 011$0_反$ → 1111 011$1_补$

@@ 求1-2的原码是:1000 000$1_原$

​ +1 = 0000 000$1_原$ = 0000 000$1_补$

​ +2 = 1000 001$0_原$ = 1111 110$1_反$ = 1111 111$0_补$

0000 000$1_补$ + 1111 111$0_补$ =1 1111 111$1_补$ “最前面的溢出数**’1’**进行舍弃”

1111 111$1_补$ = 1111 111$0_反$ = 1000 000$1_原$ = -1

@@ 在计算机内部,机器数(原码、反码、补码)的最高位为1表示该数为负数 (√)

最高位0表示正,最高位1表示负

@@ 8位二进制数值编码中,十进制“**-**9”的原码是(1000 1001)

@@ -2 -> 1000 001$0_原$ = 1111 110$1_反$ = 1111 111$0_补$ => 255 - 1 = 254

所以!!! -2 也 意味着等于 +254

@@ 负数-5在计算机中的补码是 ?

直接从原码变补码、补码变原码 口诀:从右向左复制,直到有1被赋值 其余取相反(符号位 => 第一位不变)

-5 = 1000 010$1_原$ = 1111 101$1_补$

表示范围

  • 原码和反码 -2$^{(n-1)}+1$ ~ +2$^{(n-1)}-1$
    • 1B 原码反码范围[-127, +127]
    • 2B 原码反码范围是[-32767, +32767]
  • 补码 -2$^{(n-1)}$ ~ +2$^{(n-1)}-1$
    • 1B 补码范围[-128, +127]
    • 2B 补码范围[-32768, +32767]

原码表示的7位有符号二进制整数的取值范围是(-63 — +63) -2$^{(n-1)}+1$ ~ +2$^{(n-1)}-1$

3、浮点数

  • 浮点数
    • [组成]
      • 阶码:用定点整数表示,阶码的位数确定了数的范围
      • 数符(+-):占1位
      • 基数:基数是隐含的
      • 尾数:小数点右边的位[用定点小数表示;尾数所占的位数确定了位的精度;规定尾数的最高位为1,通过阶码来调整]
    • [分类]
      • 单精度浮点数:占32位,26.5作为单精度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 双精度浮点数:占64位
      • 考点:双精度浮点数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比单精度浮点数大

@@ 计算机中,浮点数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阶码部分 和 尾数部分)

@@ 浮点数之所以能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是因为使用了(阶码 -> 科学计数法)

@@ 在浮点数中,尾数的位数确定了位的精度,阶码的位数确定了数的范围。

@@ 用4个字节表示的浮点数11111110=> 2$^{—??} $[2的负多少次方] 11010000 00000000 00000000=> —______[负的多少] ∴阶码和尾数都为负

  • 0.110101[尾数] × $2^{+5}[阶码]$

4、BCD码

二进制:0,1 —计算机采用的方式

十进制:0,1,2,3,4,5,6,7,8,9 —科学计数法

BCD码:一 一对应,快速转换,且精确

8421 BCD码映射关系

0 1 2 3 4 5 6 7 8 9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十进制: 5 + 8 = 13 +0110(加6修正)

8421码: 0101 1000 = 1101


@@ BCD又称为2-10码,是利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 在浮点表示方法中,基数是隐含的

@@ 原码的数值0有两种表达方式,补码的数值0有一种表达方式

@@ **[负数]**将原码的符号位保持不变,数值位各位取反再末位加1,就可以将原码转换为补码(前提要说明是正负数[正数是一样的])

@@ 用原码表示的7位有符号二进制整数的取值范围是(-63 ~ +63) [最小是111 1111B;最大是011 1111B]

@@ X=(-1000101)2的反码表示=> 10111010 [最高位符号位 用1表示负数] [直接从原码变补码、补码变原码 口诀:从右向左复制,直到有1被赋值 其余取相反(符号位 => 第一位不变)]

@@ 若某带符号整数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 11110001,则该整数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1000 1111 = > 注意第一个1是负号!!不要算入数字总和**-15**) 只有原码才可以转十进制

@@ 最高位可溢出!! 若8位进制数 结果出来了9位,最高一位溢出省略

@@ 内存单元 => 补码 原码和反码 -2$^{(n-1)}+1$ ~ +2$^{(n-1)}-1$ 补码 -2$^{(n-1)}$ ~ +2$^{(n-1)}-1$

@@ 在用原码表示整数“0”时,有“000…00” 和 “1000…00”两种表示形式,而补码表示法中,整数”0”只有一种表示形式

@@ 通常对一个整数的补码求补码,就会得到该数的原码

@@ 正数的 原码=反码=补码

@@ “64位计算机”是指计算机的字长其越长,计算机运算精度越高



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ASCII码

(7位码)标准ASCII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概念:ASCII是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范围:从0000 0000B到0111 1111B共可表示128个字符 【0-127】 最高位是0的128个

存储:7位ASCII码,存储占1个字符,实际使用7位,最高位为0
可打印 [不是所有ASCII字符都可以打印的,==控制字符不是打印字符==]

[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

标准ASCII码比较规律
  • 数字字符(0-9)、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分别连续编码
  • 空格符 32D (20H)
  • 数字字符0 48D (30H)
  • 数字字符9 57D (39H)
  • 大写数字A 65D (41H)
  • 小写数字a 97D (61H)
  • 控制字符 < 打印字符
  • 小写英文字母的编码-大写英文字母的编码=32
标准ASCII码表

**【65 A 97 a 48 0】**如果你要遛我(A=>65)就去(a=>97)死吧(0=>48)

竖着+横着 = 二进制

1字节 = 8bit 1KB = 1024 * 8bit

(8位码)扩展ASCII码[最高位是1 扩展码/汉字(需要连续两个开头1)]

8位ASCII码,占用1个字节,最高位为1

范围:使用1000 0000B ~ 1111 1111B,表示其他的西文字符 最高位是1的128个

中文字符最高位也是1,扩展ASCII和GB2312-80的区别在于中文字符是两个连续字节最高位都是1


@@ 在ASCII码中,存储5个西文字符的编码需要5个字节。 每一个编码占用1个字节

@@ 一个ASCII码在计算机中占用1个字节

==@@ 键盘上每个按键对应唯一的一个ASCII码 (×)==

@@ 先高四位编码,后低四位编码。已知一个数在ASCII码表中的坐标是(2,4),则其ASCII值为(66 -> B)

2 => 0010 4 => 0100 0100是高四位,0010是低四位

@@ 采用ASCII编码,最多能表示128个字符 (×) 应该是采用7位的标准的ASCII编码

@@ 一个ASCII码占据1个字节

@@ ASCII码表中字符’C’的编码1000011,则字符’G’的编码为**1000111**

C D E F G => C到G => 1000011 + 100 = 1000111

1 2 3 4 5 => 1+4=5

@@ 已知字母G的ASCII码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47H,则字母J的ASCII码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 )

G H I J => G到J => 47H + 3 = 4AH (十六进制加法 只有到了才进,不然可以用字母表示 A=10)

1 2 3 4 => 1+3=4

@@ 按照ASCII码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小写 > 大写 > 数字 > 空格ASCII:32

@@ 1个字符在存储的时候占用1个字节B

@@ 字符的ASCII码十进制值为71,则其十六进制为( )

快速根据位权凑:$16^2$=256 $16^1$=16 $16^0$=1

71<256 ∴肯定有2个16进制的位权就够了 __ __ ∴ 4 7 =>$16^4$ + $16^7$ = 64 + 7 = 71

@@ 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从小到大:空格 < 0-9 < 大写字母 < 小写字母

@@ ASCII码分为7位码[标准] 和8位码[扩展]

@@ 指令与数据在计算机内是以ASCII码进行存储的 (×) 指令与数据在计算机内是以2进制数存储的

@@ 二进制数0011 1001,若它为ASCII码[十进制值为:57;表示的(字符 )十进制为:9]

@@ 标准ASCII码可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其中不可打印控制符字符{不可显示}有(33)个,可打印字符(95)个

@@ 根据ASCII编码原理,现在要对50个字符进行编码[表示],至少需要(6)个二进制位

解:$2^n$ ≥ 50 解得 n = 6。存储50个字符,需要50个字节 [存50条电话,需要50个位置]

@@ 在计算机中一个字节可以表示( 2位十六进制数、一个ASCII码、256种状态 )

2位十六进制数:00 ~ FF => 0000 0000 ~ 1111 1111

一个字节表示0~255 :这个简单首先理解到在内存中数据是用十六进制保存的 也就是说 00-FF

00转成十进制就是 0 FF转成十进制就是 255 所以就是 0-255

@@ 用ASCII 码可以表示汉字 (×) 它是表示西文字符的

一个汉字在计算机中占两个字节的位置 西文字符中的ASCII码表示西文字符是,用的是7位的ASCII码,为了在计算机中存储,最高位(第八位)默认为0,所以可以表示2的7次方个不同的字符;扩展的ASCII码,使用的第八位,不在默认为0,所以最多可以表示2的8次方个字符

@@ 按照ASCII码编码规则,数字符号’0’ - ‘9’的编码值为 十六进制数30-39

‘0’ ~ ‘9’ => 48 ~ 57 => 30H ~ 39H

@@ 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在西文字符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标准ASCII)码


中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汉字编码:采用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为每个汉字编写一个唯一的代码,以便计算机辨认、接收和处理。

中文字符处理的基本流程:输入码 → 交换码 → 机内码 → 地址码 → 输出码

汉字的编码:

  • 音码:主要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编码方案 如:微软拼音、搜狗拼音;特点:重码多、单字输入慢,掌握容易
  • 形码:根据汉字的字形进行的编码 如:五笔字型;特点:重码少,单字输入比较快,但学习和掌握困难
  • 音形结合码:自然码;特点:将音形结合起来,减少重码率,提高输入速度
  • 流水码:区位码输入法 区位码输入法是一字一码,优点是无重码

输入码(外码):[特点]

  • 利用键盘输入汉字时对汉字的编码
  • 输入码不是唯一的,因为有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等不同的输入码

机内码:[GB2312-80]

  • 真正的计算机内部用来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的代码

区码 0194 国标码 2121H7E7E 内码 A1A1~FEFE

【十六进制】国标码 = 区位码 + 20;内码 = 国标码 + 80;内码 = 区位码 + 80H => 十六进制的值大于A0 [大到小 -> 内+80+20区位码十进制要转换成十六进制[从右到左] => 内个蛆 ] ==区位码是十进制数D、国标码是十六进制H、机内码是十六进制H==

@@ 汉字在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是机内码 注意:不是国标码!!!

@@ 存储一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2个字节

@@ 国标码GB2312-80是国家制定的汉字交换码标准

@@ 五笔型输入码属于形码

@@ 数值:补码;西文字符:ASCII码。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

@@ 若已知一汉字的国标码是5E38H,其机内码是 DEB8

5E + 80 => DE 38H + 80H => B8H

对于GB2312来说:当某字节的最高位为1时,必须和下一个最高位同样为1的字节结合起来代表一个汉字

@@ [一个汉字的机内码] 汉字的编码 ≥ A1 在内存中若汉字以GB2312的内码表示,已知存储了6个字节的字符串,其十六进制内容依次为:6AH、B1H、D2H、53H、C8H、B4H,这个字符串中有**( 2 )**个汉字

@@ 在GB2312中,汉字的国际交换码为该汉字的区号位号分别加32之后得到的二进制代码

@@ 汉字内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1,不同字体的字形描述信息存放在不同字库中。

考点1:区位码是十进制数D、国标码是十六进制H、机内码是十六进制H

考点2:区位码转国标码,先将区位码的高字节、低字节分别由十进制D转换为十六机制H,再分别+20H,就是国标码H

考点3:国际码转机内码,国标码的高字节、低字节分别+80H,就得到机内码

考点4:区位码转机内码,先将区位码的高字节、低字节分别由十进制D转换为十六进制H,再分别+A0H,得到机内码

汉字 区位码(10进制) 国标码(16进制) 机内码(16进制)
5448 5650 D6D0
2590 397A B9FA
3546 434E C3CE
  • 54D -> 36H + 20 = 56H + 80 = D6
  • 48D -> 30H + 20 = 50H + 80 = D0

快速转换
@@ 字符的ASCII码十进制值为71,则其十六进制为( )
快速根据位权凑:$16^2$=256 $16^1$=16 $16^0$=1
71<256 ∴肯定有2个16进制的位权就够了 __ __ ∴ 4 7 =>$16^4$ + $16^7$ = 64 + 7 = 71

GB2312-80

一共7445个,一级汉字3755个

国际码,全称:《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时间:1980年发布,1981年实施,我国第一个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

区位码:全部国际汉字及符号放在94个区、每区94个位的矩阵中,区码范围是01-94、位码范围是01-94,区码和位码组合在一起,区码居高位、位码居底位,形成“区位码”

考点1:区位码是十进制数表示的

考点2:每个汉字或汉字字符都有唯一的区位码与之对应

考点3:区位码是两个字符,区码一个字符,位码一个字符

考点:区位码、国际码相互转换。

把十进制的区位码转换成十六机制,再加上2020H就得到国际码

考点:国标码GB2312是一种交换码

考点:国际码是两个字节,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0

考点:国际码GB2312使用十六进制表示 16bit

考点:中文字符国际码的取值范围是2121H ~ 7E7EH

@@ 为了解决GB2312码[国标码]和ASCII码的冲突问题,我们把国标码的最高位设置为(1),称之为(机内码[异性国标码])

GBK

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时间:1995年制订

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向下兼容GB2312和BIG5

收录了21886个符号,包括21003个汉字和883个其他符号

GB18030

时间:2000、2005年制订,两个版本

全称:《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特点:可变长编码,采用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三种方式对字符编码

收录了70000多个符号

BIG5

属性:港澳台地区使用的繁体字编码方案

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13053个繁体字

Unicode

中文名:统一码、万国码 时间:1994年公布

使用两个字节或四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 UCS

Unicode编码方案 UTF-8、UTF-16、UTF-32

能表示20000以上的汉字数量

乱码的问题

乱码的原因:使用一种交换码编辑文档,如果对方机器里使用的是另一种不兼容的交换码就会乱码

乱码的解决:统一使用通用的Unicode编码,或者选择安装使用同一种交换码

中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输出码

又叫汉字字形码,有叫汉字字模,用于汉字在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

  • 点阵字

使用n*n的点阵表示一个汉字的行形状,每个点使用一位二进制表示,0和1组成

根据输出汉字的要求不同,点阵的多少也不同,简易型汉字16 * 16点阵,提高型汉字24 * 24点阵、32 * 32点阵、48 * 48点阵

点阵规模愈大,字形愈清晰美观,所占存储空间愈大 1字节 = 8bit 如:16*16点阵汉字,每个汉字占用16 * 16 / 8 = 32B 故占32个字节

字库:字模点阵占用空间太大,不作为机内存储,只用来构成“字库”。字库中存放了每个汉字的点阵代码,需要显示输出时,检索字库,输出字模点阵,得到字形。

考点汉字的字库属于输出码(字形码),不是机内码

==考点:有100个24 * 24点阵汉字,所占存储空间是多少? 100 * 24 * 24 / 8 = 7200B==

  • 矢量字

矢量字体(Vector font)中每一个字形是通过数学曲线来描述的,它包含了字形边界上的关键点,连线的导数信息等,字体的渲染引擎通过读取这些数学矢量,然后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来进行渲染。
字体实际尺寸可以任意缩放而不变形、变色,显示效果与大小和分辨率无关,因此可产生高质量的汉字输出

矢量字体主要包括Type1 . TrueType、OpenType等几类。
厂商:北大方正、makefont等

  • 点阵字和矢量字的区别

@@ 每个汉字具有唯一的内码,外码不唯一

@@ 存储一个32 * 32 点阵汉字字型信息的字节数是(128B)

@@ 中文字符集中,包含汉字数量最多的是GBK ∵ UTF-8不是专门的中文字符集

@@ GB18030 包含汉字数量最多


@@ 中文字符的范围是A1A1H到FEFEH,汉字机内码的取值范围是B0A1H ~ F7FEH

@@ 汉字系统中汉字字库里存放的是汉字的字形码

@@ 不同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相同的 都是2个字节

@@ 区位码输入法的最大优点是一字一码,无重码

@@ 在计算机内部用机内码而不用国标码表示汉字的原因是有些情况下,国际码有可能造成误解

@@ **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与它的国标码之间的差是8080H **,国标码5E38H -> 机内码 5E38H + 8080H => DEB8H

@@ [上方考点2] 已知汉字”家”的区位码是2850,则其国标码是(3C52H) 28D -> 1CH -> +20H => 3CH

@@ 汉字的国标码由两个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的取值均在十进制33-126 ∵范围是2121H-7E7E,21 -> 2×16+1 =337E -> 7×16+14=126 => 33 ~ 126

@@ 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与国标码之间的差别是前者各字节的最高二进制位的值均为1,而后者均为0

@@ 若存储500个32 * 32 点阵的汉字字模信息,则需要的存储容量是64kb ∵ 500×32×32 / 8 (1字节 = 8bit) ×1024= 64KB

@@ 存储800个24 × 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24 × 24 × 800 ) [==位的话不除以8,如果问字节B 就要除以8==]

@@ 计算机处理汉字时,在输入、存储、和显示阶段所使用的编码是输入码、机内码、字形码

@@ 根据汉字国标码GB2312-80的规定,一级汉字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汉字拼音字母,二级的汉字排列顺序是按照偏旁部首

@@ 为了解决GB2312码[国标码]和ASCII码的冲突问题,我们把国标码的最高位设置为(1),称之为(机内码[异性国标码])

@@ 点阵属于字形码,输入码包括括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流水码

@@ 汉字国标码每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是2121H - 7E7EH

@@ 汉字输入码包括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流水码

@@ 相同的汉字通过不同的输入方式外码不同,内码相同

@@ 存储400个24×24的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28.125kb ;400×24×24 / 8 × 1024 = 28.125

@@ 寄存器用来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得到的中间结果

@@ 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

@@ 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字长

@@ 汉字字形码实际上就是用来将汉字显示到屏幕上或打印到纸上所需要的图形数据。汉字字形码记录汉字的外形,是汉字的输出形式

@@ ASCII码是一种西文机内码,**一个字符的ASCII码占用的存储空间为1B**

@@ 记录汉字字形通常由两种方法:点阵法矢量法,分别对应两种字形编码:点阵码矢量码

@@ CPU中用于暂时存放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的是累加器

@@ CPU中,加法运算是由**算术逻辑部件(运算器)**完成的

@@ 不同的CPU其具有的机器指令不同,因此,必须与可兼容的芯片组匹配。

@@ CPU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包含几十个甚至更多寄存器,用来临时存放等待处理数据,也担负着运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任务。尽管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后PC机的主存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CPU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解决主存速度不能完全跟上CPU速度这一矛盾,PC机采用了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常用的CPU由一个处理器组成,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速度,CPU也可以由2个、10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处理器组成

@@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长度,字长是衡量计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一般是8的倍数

@@ 某显示器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 × 768,其含义是横向点数 × 纵向点数

@@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采用的十进制,没有采用存储程序思想

@@ 未配置任何软件的叫裸机

@@ 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 磁盘采用的是磁存储原理;光盘采用的是激光存储原理

@@ 汉字内码是真正的计算机内部用来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的语言

@@ 微型计算机的显示系统指的是显示器+显示适配器(显示卡)

@@ ENIAC没有今天的鼠标和键盘,人们**只能通过扳动片面化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 字节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bit是信息量单位

@@ ASCII称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 每一个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精确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形式,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方法为乘积取整,顺序排列,有可能出现循环的情况,不能精确转换 => 十进制小数0.1转换为二进制就会出现不能精确转换的情况

@@ 用于解决某一问题的一个指令序列称为程序所有程序的集合称为计算机指令系统

@@ MIPS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单位,计算机的主频单位是Hz赫兹

@@ 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的每个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

@@ 世界上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CPU从RAM中既可以读出信息又可以写入信息,但断电后所存的信息就会丢失

@@ 将磁盘上的信息调入内存时,信息写入内存储器的RAM

@@ 外部设备与总线和微处理器链接的接口电路称为适配器

@@ 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时间上不连续的数字信号,这个取点的过程称之为采样

@@ 计算机的算法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的性质

@@ 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去掉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1 / 2

@@ 设内存储器的容量为1MB, 若首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00000,则末地址的十六进制 表示为FFFF

@@ 字的位数叫字长,它是计算机一次可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 指令由一串二进制码组成,包括操作码地址码两部分

@@ 高级语言可以分为两类:编译型解释型

@@ 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的总和

@@ 存储器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 汉字机内码是计算机内处理汉字信息时所用的汉字代码

@@ **数码**:一组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比如二进制的0和1 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常用R表示,称为R进制

@@ 在计算机内一切信息存取、传输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的集合。

@@ 一个中文字符是2个字节 2Byte=2*8bit

@@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存储能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数据化程度高

@@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自动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程序,再由多部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同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大的分成小的分给多个主机,同时完成 ]

@@ 1个字节 可以表示 2位十六进制 2位八进制

@@ 合并后居中(居中)、合并单元格(只合并 在最左)、跨越合并(一行一行的)

@@ 有10个盘面,每个划分出1024条磁道,每条磁道划分出2048个扇区,求硬盘空间 = 10 *1024 * 2048 * 512 = 10GB [盘面要×2]

@@ 硬盘中每个磁道中一个扇区的存储容量是512Byte

@@ 真值:是计算机内部的编码形式

@@ 操作系统的异步性是指程序的不确定性;共享性是指计算机中资源能够被多个程序使用

@@ 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 CPU单位时间内一次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 M ASCII:77 m=77+32=109

@@ 一个ASCII码占用 1字节
一个汉字机内码占用2字节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十六进制位

与同1(张雨桐是1) 或11(喝11)
与(&)(逻辑乘) 运算 0&0=0, 1&0=0, 1&1=1
或(|)(逻辑加) 运算 0|0=0, 0|1=1, 1|1=1
非() 运算 非运算即取反运算 1变0, 0变1
异或(^)
相同为0,不同为1~ 运算 0^0=0, 0^1=1, 1^1=0

@@ 数值∈[0,R-1]


2023.3.14计算机题目

UPS不断供电系统(电池)
A盘 B盘用于古代的软盘
@@ 把连续的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有限的离散值
@@ 存储载体 + 传输载体
@@ 存储器Cache:解决cpu和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
@@ 从快到慢:寄存器、Cache、RAM、硬盘、U盘
@@ 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擦除…
@@ MIPS运算速度
@@ 数据和信息关系,先有数据,再获取信息;文字图形图形视频 -> 信息;
@@ 世界上第一款 商用计算机
@@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①电路简单 ②简化运算 ③可靠性 ④逻辑性 ⑤通用性
@@ 冯诺依曼体系的设计思想: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 利用区位码输入汉字时,输入十六进制题目给出不用转换代码”10 23 24 19”
==① 输入了 2 个汉字一个字节可表示2位十六机制[10,23,24,19四个字节],共用了 4 个字节==
② 填写出小李输入的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形式
已知区位码 1023, 2419,求 机内码十六进制 => AOAO AOAO => BOC3 C4B9
[大到小 -> 内+80+20区位码十进制要转换成十六进制[从右到左] => 内个蛆 ]

机内码 取值范围 AOAO-FEFEH
① 西文字符 ASCII码 (标准 扩展) 【复习】大小排序(在Excel内不区分大小写)
② 整数 采用 补码
正整数 原、反、补相同
负整数 补 是符号不变,原码取反+1
③ 汉字 采用 机内码 = 区位码 + 2020H + 8080H [要注意10进制转换16进制]
④ 浮点 采用 阶 和 尾

+0.377 × $10^8$ +是阶符 8是码 0.377尾数 10->R是基数 8是指数

指数是范围 尾数是精度

@@ 虚拟地址是用户编程可使用的地址
@@ 操作系统通过逻辑设备名中断号识别I/O设备
@@ 网桥就是交换机
@@ 文件有只读属性指的是 文件中的内容被保护,文件可以被删除,移动,保护
@@ 内存中数据进入高速缓存 再进入硬盘;硬盘中的数据;[CPU到Cache 内存到CPU]??
硬盘内部是磁盘到柱头 外部磁盘缓存 ->系统总线
外部:高速缓存 再进入内存
内部:硬盘的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 [硬盘内外之间有自己的高速缓存]


铭升练习册填空题

@@ 基本ASCII码包括128个不同的字符
@@ 不少微机软件的安装程序都具有相同的文件名,Windows系统也如此,其安装程序的文件名一般为Setup.exe
@@ 用24 × 24点阵的汉字字模存储汉字,每个汉字需要72字节 24×24÷8
@@ CPU的性能指标中,CPU的时钟频率称为主频
@@ 微型计算机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块继承电路板称为主板
@@ 光盘的读写设备是光盘驱动器
@@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 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合称为外设
@@ 存储器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被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 在Windows中,应用程序中”编辑(E)”菜单,可用Alt+E
@@ 每当运行一个Windows的应用程序,系统都会在任务栏上增加一个按钮
@@ 若想调整音量的音量大小,可用双击任务栏上的音量
@@ 在win7中,磁盘清理程序通过删除无用文件来帮助释放硬盘驱动器的空间;磁盘碎片整理整理程序重新安排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程序以及未使用的空间。以便程序运行得更快,文件打开得更快
@@ 按Alt+F4键可以关闭窗口或退出应用程序;如果某个应用程序不再相应用户的操作可以同时按ctrl+shift+esc
@@ 若想删除某个输入法可以选择”控制面板“中的区域和语言选项
@@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显示资料的方式有:**(超大,大,中,小)图标、平铺、列表、内容、详细信息**
@@ Windows的回收站硬盘中的一块区域
@@ 按Alt+PrintScreen键可以复制活动窗口的图形到剪贴板
@@ 用于解析域名的协议是DNS
@@ 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下载
@@ 网址www.pku.edu.cn中pku.edu.cn是在Internet中注册的域名
@@ 一般拨号入网,是指通过公用电话系统PSTN与Internet服务器连接
@@ 提供不可靠传输的传输层协议是UDP
@@ Internet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通信线路
@@ 构成局域网的基本构件有PC机、传输媒体、网卡(网络适配器)、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
@@ 被称为最早的网络是ARPAnet
@@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
@@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 中继器=集线器:放大信号;
网桥=交换机:寻址、存储、转发;
网关=路由器:分组交换
@@ Hub的中文名称是集线器
@@ 双绞线可以分为屏蔽抗电磁干扰强非屏蔽两类
@@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 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
@@ 根据宽带来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宽带网基带网PC发出来的未经过调制的原始信号
@@ 网络中数据传输形式有线路、报文、分组交换
@@ 计算机指令的合集成为程序
@@ 把源程序翻译后的机器语言程序叫做目标程序
@@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
@@ word域代码和域结果,按Shift+F9键可以实现相互切换
@@ word中,图片插入有两种方式:嵌入方式链接方式
@@ 在Excel中,若只需打印工作表的一部分数据时,应先选定打印区域
@@ 所谓文件是指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资源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 窗口转换Alt+TabAlt+Esc
@@ MS-DO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磁盘操作系统,是一种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
@@ windows支持的文件系统有FAT16、FAT32NIFS
@@ Internet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也是世界范围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网
@@ 任务管理器有两大功能:一是显示当前打开的应用程序、进程、CPU和内存资源消耗情况
@@ 标准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位来表示128个字符
@@ 每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用2个字节来表示
@@ 标准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进行编码
@@ 在计算机中,对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的实数,使用浮点数表示
@@ 文件是一组按一定格式记录在外存中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 Excel是电子表格应用程序
@@ 计算机内部件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一次传输信息的位数称为总线的宽度
@@ 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字长;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访问内存的容量
@@ 某台主机属于国内企业系统,其域名应以com.cn结尾
@@ GIF LZW是运用了无损压缩算法 但是有损压缩
@@ 分布式 是 大任务划成任务;分时 是 轮流使用主机资源
@@ 一个进程 包括了 多个线程;资源分配是按进程;资源调度是按线程
@@ IPV6采用冒号十六进制 IPV4采用点份十进制
@@ 快捷方式是指针
@@ 卸载程序会修改注册表;注册表存储着文件与程序的关联关系
@@ 文件处理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 用户控制等在文件 选项中
@@ 视图选项卡:新建窗口、拆分窗口 => 在多个窗口中编辑一个文档
@@ 拆分 将窗口拆分成 上下 两个部分,方便编辑长篇文档
@@ 在一个窗口的结果中,显示在所有的窗口中,像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编译窗口
@@ 文件菜单下显示 最近打开过的文档的快捷方式;视图菜单 切换窗口:显示所有当前打开的文档,可选择 活动文档
@@ 单间头 双箭头
@@ 导入图片有两种方式:文件导入 + 剪贴板导入
@@ 连击两次工具条中的斜体按钮,则这句话的字符格式不改变
@@ 默认的整篇文档叫
@@ word中建立的表格都是绘制的表格
@@ 图形对象可以同时添加阴影效果和三维效果
@@ 灰色不可用 黑色可用
@@ 工作表是工作簿的基本构造块
@@ 文件 信息 保护工作簿 命令:保护工作簿
结构“:增加、移动、删除、重命名工作表
窗口“:工作簿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 保留最近的24次内容
@@ 演示文稿不是幻灯片 演示文档由幻灯片组成
@@ 幻灯片可以设置页脚[可插入日期和时间]
@@ 幻灯片中对象的效果可以自定义
@@ 幻灯片打包时连同播放软件一起打包
@@ PPT可以插入EXCEL表格 用链接
@@ 多媒体技术中使用数字化技术,与模拟方式相比经济,造价低
@@ 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初运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使用低级语言编制程序;第二阶段先高级程序语言编制程序,并产生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软件危机”。第三阶段为适应开发大型软件的需要,提出了”软件工程”
@@ 网关:运行在路由器中的 协议转换软件 称路由器为网关
@@ 黑客或病毒攻击
@@ 最大化和还原不能同时出现
@@ LWZ使用了无损压缩技术
@@ CD-ROM一般即指光存储介质,也指CD-ROM驱动器
@@ 最多显示50个最近打开的文档
@@ RSA不对称加密 DES算法属于加密技术的对称加密
@@ ASCII码是7位二进制编码
@@ H字母是48H J是4AH
@@ 磁盘分区NTSF
@@ 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成,小单元是1位二进制
@@ Alt 交替换挡键
@@ Alt+回车 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
@@ 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图灵
@@ 某次数据传输共传输了10000000字节数据,其中有50bit出错,其中误码率为
50/(10000000×8)=6.25×10$^{-7}$
@@ 数据=信息+冗余数据
@@ 空格 逻辑与 + - 逻辑非 |逻辑或
@@ 二八十六转十进制 都可以用按位权展开
@@ 服务器作用:管理网络资源,提供网络服务
@@ Win7里不允许更改网络图标
@@ 硬盘使用前先分区 再格式化
@@ 数字相同 进制越小 数值越小
@@ 有符号的值取值范围 0 11111 - 1 00000
@@ 无符号的值取值范围 0 00000 - 1 11111
@@ 一个字符的ASCII,占用二进制数的位数是8
@@ 一个字符的ASCII编码,占用二进制位数是7
@@ 文本框默认浮于文字上方
@@ 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 一个有符号的整数,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其内容分别是10100000 = -41 和 11010111 = -96
@@ 打开任务管理器,在窗口中,进程选项卡提供进程信息,性能选项卡提供CPU和内存利用率,联网选项卡提供了网络使用率和状态信息,用户选项卡显示了登录用户信息

阅读全文
头像
Asuna
You are the one who can always get to me even with screen between us.